路转粉,没想到被考古节目带“入坑”
扬子晚报 2021-12-02 21:05

从《国宝档案》到《中国国宝大会》,从《探索·发现》到《中国考古大会》,不断上新的考古节目不仅玩了全新大胆的解读历史的方式,更通过科技手段让观众穿梭到“千里之外”的考古发掘现场,沉浸式体验考古文明。在考古节目更迭换代的背后,从文物的实体保护扩大到非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从“网红打卡地”发展到“文明教科书”,文化自信在静水深流中慢慢滋养壮大。

开启沉浸式考古,打破艰涩枯燥印象

央视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时一年策划制作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节目创新运用多种节目表现形式,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维度,聚焦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陕西西安唐长安城遗址等12大考古遗址,呈现百年来考古工作对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作用。“活起来”的考古遗产圈粉无数,还有网友在线求《中国考古大会》“官方笔记”。

近年来,央视的“大会”系列不断推陈出新,从汉字、成语,到诗词,再到地名、国宝……每一个文化取景框,都为观众打开了一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风景线。《中国考古大会》是继《中国国宝大会》之后,央视在2021年推出的又一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

刻板印象中,考古学与枯燥、艰涩相关联,为了打破固有印象,为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与有效传播,《中国考古大会》在遵循“科学、准确、严谨”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从电视综艺属性和大众传播规律出发,结合考古工作自身的神秘气质和探索精神,首创考古空间探秘形式,以“发现发掘、整理阐释、保护传承”为主线,在抽丝剥茧问道真相的过程中,打造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文化节目观赏体验。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国考古大会》首创考古空间探秘形式,集时空探秘、舞蹈演绎、全息影像等多种电视表现形式于一体,30多位考古专家和文化学者,踏上12大考古遗址,开启气象万千的探秘之旅。

《中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特点,针对每个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实现技术应用的突破与创新。在舞台设计上,采用同一个演播室内主、副两个舞台配置的模式,根据内容呈现需求,两个舞台可即时生成不同的虚拟场景,时而让“考古推广团”置身视觉奇观之中,时而让观众的视线自由穿梭到“千里之外”的考古发掘现场。

如何将“不轻易示人”的考古发掘现场搬上舞台呢?据介绍,考古工作中,通常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以方格为单位发掘,叫做“探方”。主舞台以“天圆地方”理念打造,曲面屏环屏围绕着方形地屏,中间设置的“探方”LED机械升降模块,以三个规模精准还原考古学的“探方”法。升降之间打造多变舞台,契合多个场景的使用需求。多组不同尺寸的升降模块有上、前、左、右四面LED屏,在高精准、零失误的运作中,既要极限缩小每组模块间的缝隙,又要保证升降模块时不会对屏幕有任何的剐蹭,对制作和搭建上有着很高要求。此外,设计将观众席纳入舞台空间中,“6+1“的机械升降坐席模块,供考古学者和现场观众落座,这也是国内综艺节目中首次在坐席上使用升降机械技术。

考古人成为叙事主角,看到心之所向

五千多年前神秘的良渚古国是何模样?从1936年发掘,到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这一人类文明桂冠上的明珠终于在世人面前,绽放出最美的光华。《中国考古大会》中,当观众跟随专家学者沉浸式“走完”良渚古城的考古历程,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出圈”被认知。有网友留言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昔日文明盛景,也许会变成你我身边毫不起眼的土堆。幸好有前赴后继的考古人,帮我们拨开历史尘埃,还原过往的真实瞬间,让我们通过考古学看到身之所往、心之所向。”

《中国考古大会》不仅把考古“现场”搬到电视舞台,还将考古人当成叙事的主角。1936年冬天,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隐约感到在自己从小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似乎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古文明遗址。从1936年12月到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施昕更将他的考古发现汇总成《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手稿,几经波折,终于在1938年出版。

施昕更先生的后代,依然在这片土地上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就在施昕更撰写报告的58年后,1994年,施时英也进入了西湖博物馆从事考古工作。他说,“我在博物馆资料室看到祖父写的这份报告,翻开它的卷首语,第一句话就是‘谨以此报告纪念我的故乡’。” 一代代考古人通过考古理解古今之变,他们是揭开历史帷幕的人,让中国考古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提供历史的不同解读,引发全新探讨

今年,由河南卫视和优酷视频联合推出的知识考古节目《隐秘的细节》上线也收获好评,豆瓣评分达到8.6分。聚焦商周文明的《隐秘的细节》一面铺陈宏大的中国古代地理图景,同时展现细微的古代生活场景,仿佛是一堂堂历史公开课。

《隐秘的细节》将很多史书上原本就有清晰记载但被后世忽略的细节,以当代视角重新发现和解读,放射出异样的光彩。由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担任总顾问,第一季共十集,聚焦于中国的殷商时期,展现了祖先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从迁徙时代进入定居时代、从城邦时代进入王朝时代的壮丽过程,其中诸多新颖的观察让人耳目一新。节目也揭开了妲己是否真是红颜祸水?商朝灭亡,是由于纣王暴虐无道,还是至亲告密出卖所致?这些殷商末年那些既令人唏嘘又疑窦丛生的故事,这番“洗白”也引发网友大量讨论。

比如节目中提到,史上关于妲己作恶的记录,基本都是商朝灭亡三百多年后,由后世人加诸其身的。《国语》中,妲己以败亡殷商的反派面目首次正式亮相时,便被打入与妹喜祸害夏朝、褒姒玩完西周等量齐观的“红颜祸水”一族。后来经过司马迁落井下石和《列女传》穷追猛打,纣王和妲己就成了不齿于人类的一对狗男女;到了明朝,一部《封神演义》,彻底完成了对纣王与妲己的全面妖魔化与普世化。

商周交替的变化过程,决定了中国后来三千年的历史走向,并深刻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样貌。节目大胆地采用唯物史观,从大量出土文物、经典古籍中,重新梳理祖先创造文明及其演进过程,力图描绘出一幅中华文明演进史的辉煌画卷。

考古节目不断上新,多维度展现中国文明

就像有网友评论:“对于考古,我一直是个路人,有对神秘和古老的好奇,但却不愿意深究也不懂得该怎样接近。但这次的考古大会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考古学这么有趣、这么生动、这么人性化。”

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作的文博知识竞答节目《中国国宝大会》刚收官,也以“从国宝读懂中国”为主题,围绕全国140多家博物馆的近千件文物精品,带领观众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法制、医学、生态等8个方面,踏上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最近一段时间,跟着《中国国宝大会》一边答题,一边学知识,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周末必选”。今年还有如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的《探索·发现》,通过实物举证、情景展示与再现等形式介绍国宝文物的《国宝档案》,多种形式和主旨的综艺不断探索多维度展现考古成果和灿烂中华文明。

最近考古综艺的遍地开花,背后的逻辑正是人们心中“文物保护”认识理念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可程度的提高。文物的实体保护扩大到非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从“网红打卡地”发展到“文明教科书”,文化自信在这样的静水深流中慢慢滋养壮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公众考古学中心执行主任王涛认为,当下考古节目将考古发现、研究成果、活化展示、文化传承四方面逐一呈现、紧密结合,既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让大众更好地理解考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方面,还有更多题材值得深入展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