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十四五”时期将侧重利用好中国150处大遗址
中国新闻网 2021-11-19 09:51

近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较此前,该《规划》最大特点是更关注利用工作,明确了利用的方向和要求。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古遗址、古墓葬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国文物的重要类型。2005年,相关部门共同正式启动了大遗址保护工程。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评定公布了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丝绸之路和良渚、殷墟、老司城、元上都等7处大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df431adcbef76090c72209f1eacd2c57cd99e2b.jpeg

他指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侧重于解决保护问题。此次调整标题为《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更加关注利用工作。在基本原则中提出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等原则,明确了利用的方向和要求。

就此,《规划》提出了“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两项主要任务,并且吸纳已有经验做法,如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建设一流遗址博物馆、实施大遗址研学精品工程等,促进大遗址展示利用从强调开放数量,转变为重视开放服务质量和效果。

记者看到,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中,河南省以16处位居榜首,包括仰韶遗址、二里头遗址等;陕西以15处紧随其后,著名的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等都在其中;山东省以10处居第三,包括大汶口遗址、曲阜鲁国故城等。相关负责人指出,在确定“十四五”时期大遗址时,重点考虑能够体现中华文明发展主线的重要古遗址古墓葬,及时增补重大考古新发现,确保大遗址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考核指标,如要建设20处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基础信息采集、出版20到30部重要大遗址考古报告、进一步实现60到70处大遗址对外开放、新增10到1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

记者/应妮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9 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还有这些新进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8
新疆鄯善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局地逾50摄氏度
中国新闻网 2023-07-28
国家文物局: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家 免费开放率超过90%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8
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27
国家文物局将推进大运河保护法规研究、“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2-28
民航局发布《“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2-16
国家文物局:到2022年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
新华网 2021-12-08
国家文物局印发专项规划 推动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