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解局: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你看懂了吗?
“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2021-11-17 15:17

11月16日,中美两国元首举行视频会晤,举世瞩目。会晤持续时间近4个小时,涵盖外交、经贸、能源安全、台湾问题、气候变化、全球抗疫等多个领域,双方也谈及包括阿富汗、伊朗核和朝鲜半岛局势等其他国际和地区问题。新闻通稿用4个词形容此次会晤: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

怎么理解这场重要会晤?侠客岛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

(图源:央视)

1、侠客岛:近期美方依然两手出招,一方面在气候问题上寻求中国合作,另一方面仍就台湾问题打擦边球,承诺“保卫台湾”。怎么看待这种气氛下的两国元首会晤?

王栋:我们可以先看会晤的时间安排。这次会晤,中方是早上,美方是晚上,外媒也在强调一点,会晤是拜登提出的要求,这体现出在解决中美关系问题上,主动和被动的态势开始变化。

现在,中美关系正处在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上。两国是合作共赢还是走向冲突对抗?这是中美元首会晤首先要解决的方向问题。

之前特朗普政府采取了非常不负责任的恶劣做法,给中美关系造成了极为严重、堪称中美建交以来最恶劣的损害。新一届美国政府承继了特朗普“全面竞争”的思维,提出所谓“竞争、合作、对抗”的对华政策,但中方明确提出,要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就不能简单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

在“全面竞争”的思维下,白宫依然认定中国要挑战美国霸权,这是很严重的战略误判。不过,和特朗普政府不同,拜登回归了多边主义,意识到中美如果不断对抗、走向新冷战,对两国关系和世界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但美方还抱有一种幻想,既想在主权和发展等核心利益上打压中国(如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等),又想在一些议题上寻求中国合作(如气候问题等)。这是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凸显的两面性。

元首外交有“把舵定向”的作用。在此次视频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新时期中美相处应坚持的三个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也是明确告诉美国:由美国单方面定义中美关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美未来必定要进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时代。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 图源:新华社

2、侠客岛:外界高度关注台湾问题。拜登明确重申美国政府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您怎么看拜登的表态?这会不会影响台湾问题走势?

王栋:拜登上台以来,回调了特朗普时期一些较为激进的做法,但同时加强了美台关系,包括强化美台军事关系。应该说,美国政府依然在台湾问题上“切香肠”,一方面打擦边球试探大陆底线,另一方面不允许台当局主动挑衅,倾向于维护台海现状。

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和斗争肯定会继续,美国国会内部亲台势力不小,并且始终妄图“以台制华”。美国政府表面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现实中还会继续表现出两面性,不断试探红线。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事关主权领土完整,由不得他国干涉,这事没任何商量余地。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正告美方: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这个断然措施是什么,相信美方和台当局都懂。

歼-16战机(图源:台媒)

3、侠客岛:前几年,经贸一直是两国关系的敏感话题。会晤前,美国财长等放风称对华加征关税推高了美国物价,被外界解读为在经贸问题上松口。此次会晤也谈到了两国经贸问题。您觉得这会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王栋:症结还是在美国对经贸问题过度安全化、政治化,如打压华为、中兴等中企,将涉及大数据、5G、供应链等的行业都跟“国家安全”挂钩。此外,美方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人为搞“脱钩”,都在割裂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会晤中,习近平主席要求美国停止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企业,就是要求美国避免过度安全化、政治化的倾向,不要动辄将商业领域的事上升到国家安全,任由美国政客从中捞取政治利益。

事实上,美国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最近撰文称,因加征关税,美国已失去3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一个四口之家一年要为此多支出2300美元。

可见,美国在经贸问题上的零和博弈思维,对两国都没好处。中美双方需要在平等、互利、互惠基础上再挂钩,这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美国企业参展第四届进博会 图源:央视

4、侠客岛:最近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态,“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白宫“印太”战略协调人坎贝尔也说,“今后将进入竞争时代”;美国务卿布林肯提出对华“竞争、合作、对抗”,竞争是主轴。会晤中,拜登也提到“竞争”,但希望中美“竞争不滑向冲突”。怎么看美方的这一系列言论?

王栋: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国内形成了一个“接触共识”:希望通过与中国的接触,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而改变中国,让中国在政治、经济上与美国趋同。显然,这种旧的“接触共识”是傲慢的,无异于刻舟求剑,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

在很多美国政客看来,近半个世纪过去,中国非但没有如美国的愿,反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没有“变色”,这让他们很失望,认为对华的接触战略失败了。于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从最初的“改变中国”转为视中国为威胁,进而打压中国。

从根子上讲,这种心态的转变一方面是基于维护自身全球老大、全球霸权的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中国战略意图的严重误判——美国始终认定中国要挑战美国霸权,当然要用强硬的手段打压挑战者。

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没有主动发起过一场战争或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无意满世界推销自己的道路,相反我们一直鼓励各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话说得非常明白。通过重申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意图,敦促美方把不打“新冷战”的表态落到实处。毕竟搞意识形态划线、阵营分割、集团对抗的冷战,殷鉴不远。

(图源:网络)

5、侠客岛:不过,从美国国内环境看,对华强硬一定程度上成了两党共识。这种情况下,双方该如何落实元首共识、推进务实合作?

王栋:的确,美国有一部分政客依然抱残守缺,抱着冷战心态不放,千方百计打压中国。对此,中国要做好长期艰苦博弈斗争的准备,坚决反制美方无理打压,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同时也不要把美国看成“铁板一块”,美国还有不少理性派、务实派、中间派,只不过现在美国国内政治极化,这些人想发声,顾虑重重。

中美合作有许多抓手。比如气候问题,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也颇有现实意义,包括中方提出的携手破解“疫苗赤字”,消除全球“疫苗鸿沟”等。美方若能积极响应,两方联手,对全球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主席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要把稳舵,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这为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发展标明了方向和路线。

采写/云中歌

编辑/马晓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