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1-11-15 18:40

北交所11月15日正式开市,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这对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建立健全覆盖中小企业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探索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国方案”。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北交所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其他创新型企业都将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并且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企业质量、防范金融风险。这也要求金融服务机构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助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更早、更小、更新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近年来多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均对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做出重要部署。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企业特点和发展过程,许多初创型企业仍面临因资金短缺而限制发展的问题,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始终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困难。

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已有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条件,帮助企业快速发展。但除此之外,全国还有超过3000万家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支持的只有其中极小部分,它们同样有着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强烈需求。

陶匡淳指出,北交所的落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取融资服务、规范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延续了多年来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初心和使命的基础之上,北交所突出“更早、更小、更新”——即更早地关注并服务于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提前发现“好苗子”,为中小企业打开全新、便利的融资渠道,以更好地助力其成长为国之重器。

立足“专精特新”企业,增强创新包容性

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也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引擎。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近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创造了80%以上的新产品。从创新领域看,中小企业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从创新形式看,创新型中小企业不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含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各方面。

陶匡淳表示,针对创新领域的多元化以及创新形式的多样化,北交所将重点立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企业分类及申报条件要求方面,各地在国家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分类及申报条件的标准要求上,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需要,有所调整,做到了“因地制宜”。

“专精特新”企业以制造业为主,是北交所重点关注的领域。但是创新并不仅局限于制造业,北交所对战略新兴产业中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也都将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

创新的本质是一种尝试,要求合理包容的生长环境。为了更好的鼓励创新,北交所也大大增强了包容性,在机制、资金、行业、盈利要求等方面对中小型企业都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在创新包容机制方面,针对中小企业创新风险大、不确定性高、周期长的特点,北交所持续优化挂牌上市准入条件,丰富创新评价维度,提高审查包容度,充分体现精准包容的理念。

在资金供给方面,支持引导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持续优化“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发行融资制度。

在行业要求方面,北交所IPO对于创新行业的包容度更高。科创板定位于硬科技创新,要求申请者为战略新兴产业且基本为行业龙头;创业板则定位于“三创四新”,且设置了农业、矿业、纺织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与仓储、住宿餐饮等12个行业的负面清单。相对而言,北交所IPO除了限制房地产开发、类金融、产能过剩等国内各板块上市都会限制的行业外,没有额外的行业限制,行业更加宽松。

在盈利门槛方面,北交所也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设立了合理的盈利标准。例如,在科创板或创业板中,绝大部分IPO企业申报期最后一年利润都高于5000万元。而北交所最低要求2亿市值且两年都在1,500万利润以上即可上市,对于一些市场高度认可、研发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北交所对其收入和盈利则不做要求。,这也更加符合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特征。

数量与质量并重,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

北交所相对宽松的上市条件、较低的盈利门槛、较快的审核周期都给予了更多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创新发展的机会。在审核周期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审核的便捷度和效率。相较于科创版与创业板,北交所在审核效率方面进一步优化,将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受理”审核周期将会大幅低于科创板与创业板。

陶匡淳表示,北交所作为一个新设立的交易所,在较快的时间内聚集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可以打造品牌效应,形成积极的社会影响,为北交所的长期发展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已有200多家公司进入精选层挂牌辅导期,有55家公司挂牌申请被受理,北交所的后备军正源源不断涌入。

但包容性和快捷度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审核放松。北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严守财务真实性。在已发布的相关审核要求及规则中,明确了上市负面清单中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的影响期要求,进一步压实了保荐机构责任,适当延长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同时,在保持财务类退市指标总体不交叉适用的前提下,对审计报告类型适当从严要求以防止公司通过披露不可信的财务报告规避财务类强制退市。

同时,北交所也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披露监管。北交所IPO要求申请者完成新三板挂牌,这就相当于提前进行信息披露(包括挂牌时和挂牌后的持续信息披露)。如果企业前期规范的比较粗糙、财务核算不够精细,后续IPO时再进行整改,将需要进行差错更正并进行公开信息披露,进而给IPO带来负面影响。

可见,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并不矛盾,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北交所在支持创新的同时,也关注防范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也就要求更有效地事前预判、事中监管和事后处置化解,推动北交所长期高质量发展。

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发挥桥梁作用

陶匡淳指出,北交所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形成更加便捷的、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选择、新机遇。同时,对于金融服务机构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求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不同于科创版和创业版待企业规模差不多达到上市条件再开始规范的要求,北交所IPO先要经历新三板挂牌、基础层和创新层的强制规范阶段,达到北交所上市条件可以直接申报。这就要求金融服务机构在企业初创时期就结合创新创业企业产业类型、成长阶段及发展需要,配套专业化服务,通过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创新专属产品和服务、对接专业化增值服务等方式,为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专属服务,从“短跑”变“长跑”,陪伴中小企业共同成长。

二是金融机构需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

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金融服务机构应在融资端与投资端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面对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既要保护好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也要履行好帮助融资者顺利筹集资金的义务,发现并帮助创新企业实现上市,真正做到金融服务于实体。(程丹)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支持未盈利初创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
中新经纬 2024-10-20
科技型中小企业获政策协同加持 市场期待北交所直接IPO、转板尽快落地
证券日报 2024-01-15
制度红利为中小企业发展“添翼” 北交所奋楫扬帆向“质”而行
上海证券报 2024-01-02
半两财经|证监会:争取3到5年将北交所打造成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1
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何以“能办大事”
南方都市报 2022-10-24
宣布设立一周年,北交所走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特色之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3
北青快评 | 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要以制度规则体系建设先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2
北交所上市公司105家 中小企业占比77%
中国新闻网 2022-08-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