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异的流行符号面前,为何总是忍不住怀旧?因为在奔涌向前的时间长河里,只有不断回望,才能稳步前行。
日前,华语音乐歌手张信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等在上海图书馆“名家新作系列”讲座上,通过对收藏、月份牌、图像、摄影等不同视角解读上海的城市文化符号及对今天的意义。
张信哲收藏月份牌由来已久,他自述“从小学音乐爱美术疯狂喜欢电影”,就是起始于上海的月份牌给了他震撼和冲击。上海这座城市对于童年时的他来说既陌生又熟悉,1997年到上海办演唱会,那是他第一次到上海,城市街道带给他的印象与幼年的想象有着巨大的落差,是一种正向的落差,“上海是很重要的文化符号,充满可能性的地方。我的父亲是一位牧师,我从小就成长于东西融合的环境中,上海的城市景象如同是我幼年时生活环境的放大。”
“月份牌这样一个特殊绘画的形成,其实是从上海开始的,而且是上海独有的。”张信哲说。一幅以影星阮玲玉为画中人物的月份牌画稿,乃是阮玲玉这位“默片女王”初涉银幕时的珍贵留影。但月份牌究竟因何而来?月份牌风靡时有怎样的社会背景?其中又诞生过哪些行业大师?后来月份牌又有何新的发展?如此种种,这些月份牌背后的丰富内容,让张信哲为之探究了数十年。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创作月份牌的艺术家,就是中国广告画、广告商业艺术的先驱。
顾铮从学者的角度谈了月份牌与摄影的共同意义,和月份牌一样,摄影作品同样是透露着城市变迁与潮流发展的图像信息。照片与月份牌的共同之处在于不断被新的潮流文化吸引,把当时城市街头引领时尚的元素背景,包括家具、服饰、建筑、街道等等记录进画面。月份牌的绘画又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高度提炼了时尚元素。“月份牌‘贩卖幸福’,倡导生活方式,摄影是迅速捕捉都会空间,成为月份牌的创作灵感。”相比较摄影的清晰度,月份牌的“柔焦”“擦笔画”,更使当时的生活蒙上了一层甜美的面纱。
因为收藏月份牌的爱好,张信哲拼命读书与收集资料。要知道,“收藏”并不是逛逛幽暗的古董店这般简单。他因此知道了新艺术运动的捷克艺术家慕夏,虽然慕夏作品中那些枝蔓缠绕的女子“非我族类”,上海的月份牌中也不会有那般有距离感的女子形象,但慕夏的创作深深影响了月份牌艺术家。
顾铮还提到了月份牌的西历式分割时间的方式,正应合了现代商业化城市对时间分割的准确性要求。
讲座还推出了两本书作为延伸阅读。《民·潮——月份牌图像史》记录了张信哲20余年来收藏的60多幅月份牌原稿画及相关服饰;《城市表情——从19世纪到21世纪的都市摄影》则记录了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布拉塞、罗伯特·卡帕、薇薇安·麦尔、布列松等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
此次活动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出版协会主办。
文/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