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受访家长支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74.8%受访家长支持减轻作业负担
中国青年报 2021-09-16 12:04

对于“双减”政策,家长的真实态度如何?日前,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开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双减’政策态度”调查,共有511043名家长参与。调查显示,33.9%的受访家长表示了解“双减”政策。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普遍持支持态度,具体来看,86.8%受访家长支持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同时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74.8%受访家长支持减少机械重复的刷题,减轻孩子作业负担。

1631738115006_1.jpg

33.9%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比较了解

调查发现,对于“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12.8%的受访家长表示非常了解,21.1%的受访家长表示比较了解,30.7%的受访家长表示一般,35.5%的受访家长表示不太了解或不了解。

交互分析发现,家庭收入处于上游的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更高,为53.4%;从学历来看,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最高,为65.7%,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最低,为23.9%;从所在地来看,二线城市的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更高,为40.0%,乡镇和农村的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最低,为24.6%。

“我平时会通过电视新闻和家长群了解关于‘双减’的最新信息。”安徽安庆初一学生家长吴先生表示,“‘双减’政策对孩子肯定是有好处的,但也得看后续实施效果如何。”

86.8%受访家长支持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同时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调查显示,对于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同时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86.8%的受访家长表示支持,10.2%的受访家长表示说不好,仅有3.0%的受访家长表示不支持。

交互分析发现,对“双减”政策更了解的受访家长,更倾向支持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具体来看,对“双减”政策非常了解的受访家长中,支持率达到了91.2%,而在不了解的受访家长中,支持率为79.7%。

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收入处于中等的受访家长的支持程度最高,为87.7%。另外,从孩子的学习成绩来看,孩子成绩处于上游的受访家长更支持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为89.2%,而孩子成绩处于下游的家长支持率最低,为82.6%。

吴先生认为,课外培训机构把教育搞得乌烟瘴气,如果不整改,教育就不能回复正轨。“对课外辅导整改后,孩子只能在学校上课,一方面会督促学校提高课内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教育公平”。

广东五年级学生家长贺女士担心,课外培训机构取消后,新的问题会随之而来,比如,谁来辅导孩子学习,孩子想要学习是否有途径,“希望后续的政策能把这些问题都考量进去”。

对“双减”政策更了解的家长,更倾向支持“双减”政策

调查显示,对于减少机械重复的刷题,减轻孩子作业负担,74.8%的受访家长表示支持,16.9%的受访家长表示说不好,8.2%的受访家长表示不支持。

总体来说,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普遍持支持态度。但对于“减负”的不同内容存在差异。可以看到,受访家长对于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支持率明显高于减轻孩子作业负担的支持率。

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双减”政策更了解的家长,更倾向于支持“双减”政策,明显高于“不了解”的家长的支持率。这说明,不少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负面评价,并非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可能是受到一些网络舆论或他人的影响。主动去了解政策的家长,会对“双减”政策有更多的独立判断。

调查发现,学历为大专或高职、本科的受访家长及家庭收入处于中等或中上水平的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支持率更高。另外,孩子的成绩位于上游的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支持率最高,孩子的成绩位于下游的受访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支持率最低。

北京昌平六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说,现在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压力就那么大,很难想象上了中学会怎样,“我希望‘双减’政策能够不断完善、真正落实,减轻孩子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黄冲 王志伟 姚奕鹏 杨哲 顾鑫凤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85.8%受访家长觉得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重要
中国青年报 2024-11-28
六成受访家长建议将课间活动纳入学校“双减”目标
中国青年报 2024-03-28
近八成受访家长直言 “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加剧了教育焦虑
中国青年报 2023-09-14
“双减”两年 83.3%受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满意
中国青年报 2023-09-14
“双减”两年,83.3%受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满意
中国青年报 2023-09-14
95.3%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提高了
中国青年报 2022-08-18
75.0%受访家长感到青少年美育重要
中国青年报 2022-06-30
64.5%受访家长感到“双减”后亲子时光更有质量了
中国青年报 2022-06-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