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解决看病贵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序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探索构建“一品一策”的集中采购方法与策略,还需要打通更多的“关节”。依据医疗一线的需求特点,采取更加精细化的集采操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人工关节的“集采”为今后更好地润滑看病贵的“关节”提供更多可复制经验,也为更为复杂的医用耗材价格回归打开了一扇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用于置换的人工髋关节、膝关节使用量将逐年增加。9月14日,40余家关节研发企业参与国家组织的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当天下午公布的拟中标结果显示,人工关节产品价格从平均3万元降到1万元以内,降幅达80%以上。这是继药品、心脏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后,国家为缓解公众看病贵问题的又一次努力。依据医疗一线的需求特点,采取更加精细化的集采操作,让我们看到有关方面为进一步完善药品与医疗耗材“集采”规则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大家对带量采购这个词并不陌生。从2018年底11个城市试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到最近的第四批45种药品的采购,多年来虚高的药价终于降了下来,挤出了大量水分之后,留下的是全民得以享用优价保质药品的实惠。2020年11月,心脏冠脉支架作为第一种高值医用耗材完成国家带量采购,并最终产生拟中选产品10个,基本覆盖医疗机构临床常用的主流产品,中选产品价格降幅都在90%以上。
膝关节、髋关节对于人体保持一个合适的运动功能至为重要,而一旦髋关节或膝关节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仅个人支付部分的费用就在5万元以上。若能通过国家带量采购,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幅压低人工关节价格,无疑是广大病人的福音。
更加令人关注的是,此次国家带量采购的人工关节产品本身,既不同于单一品种的药品,又不同于相对简单的心脏冠脉支架,其技术构成、材质工艺更加复杂,仅一套人工髋关节就涉及4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又有不同的材料和型号。在此次集采中,就涉及了800多个产品进行投标,企业报价竞争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更多精细化的操作,让此次“集采”既吸收借鉴以往带量采购当中好的做法,又能够避免从前运作中的缺憾,从而为今后更好地润滑看病贵的“关节”提供更多可复制经验,就显得尤为关键。
坚持需求导向下的以量换价。此次带量采购依据国家医保局的996万条的产品数据进行细化汇总、分析、整合。企业申报的人工关节产品从临床使用来看,都是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临床效果最好的产品。把国家带量采购的最大选择权让给临床医生,是此次“集采”的最大亮点。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产品型号匹配、专业安装设备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此次集采中,对生产企业和医院之间涉及物流、专业安装设备、手术室消毒等费用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探索服务价格与高值医用耗材一同报价,就为未来类似产品带量采购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价格构成提供了思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人工关节国家带量采购,还特别要求企业同时申报关节部件翻修价格,并将其一并纳入能否中标的参照之中。这就使得病人术后一旦出现关节某一个部件损坏需要更换时,价格依然在合理区间,最大限度消解了病人的后顾之忧。而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有关部门还将开发相应监控系统,对中选产品实现追溯,监测中选关节使用情况、翻修率、不良事件等指标,为质量追溯提供支持。
一系列精细化操作所带来的,将不仅是让以前没有足够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可以获得手术机会,并且还能以较低的价格用上更好的产品,更为减少企业销售环节,增加市场份额,集中优质力量研发更多更好产品,实现医疗器械企业的价值回归提供了契机。
解决看病贵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序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探索构建“一品一策”的集中采购方法与策略,还需要打通更多的“关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人工关节的“集采”为更为复杂的医用耗材价格回归打开了一扇门。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