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现场|七夕当天古人的仪式感:女子乞巧 男子晒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15 08:54

吟诗赏乐、穿针引线、女红乞巧、七夕晒书、竹簪制作……七夕节当天,北京紫竹院公园举办线上特色活动,汉服社团的专业演出人员着汉家衣裳,行中华礼仪,展示一个真正的古时“七夕”趣味。

烘托气氛 古乐器演奏现代情歌

雨后的紫竹院公园温度适宜,在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友贤山馆,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孙豪娓娓讲述七夕节的由来,传统与文化特色。

身着传统汉服的姑娘们则在讲解中,展示着传统民俗活动。活动由古典音乐开场,身着传统服饰的乐手用阮琴为游客弹奏一曲少数民族歌颂爱情的《火把节之夜》,描绘出少数民族围火而舞的场景。琴声由轻缓转至热烈奔放,来往游客纷纷驻足。

七夕情人节,一个充满着浪漫和甜蜜的日子,正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台“鹊桥仙”主题音乐会,汇集了最经典的关于“爱”的故事。有借用昆曲把温柔、缠绵的爱情故事刻画得淋漓尽致的器乐合奏;有伴着经典文学名着《红楼梦》的熟悉曲调追忆往昔的女声独唱《枉凝眉》...

“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对我们的古典乐以及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而已不止有古典乐曲会歌颂爱情,很多现代音乐也叙述着相同的主题。”随着孙豪老师的介绍,乐手们以阮琴和扬琴相搭配,弹奏一曲耳熟能详的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女子乞巧 比拼灵巧之功

紫竹院公园管理经营科科长史慧娟表示,今年紫竹院的七夕活动比往年规模更大,晒书、女红、音乐会等,展示内容丰富。在疫情中,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让更多网友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传统节日七夕节的气氛,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特色。

孙豪介绍,七夕节也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传说织女善织,古时女子通过拜祭织女来祈求获得灵巧的技艺和美满的生活。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说,女子乞巧的活动源于汉初刘邦的后宫:“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意思是指汉朝的宫女们在七月初七这天,比拼女红之功。缝衣大赛,谁缝得更好,谁就是冠军。

“汉朝的时候,宫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在开襟楼比赛穿七孔针,后来模仿的人多了,就成了习俗。”孙豪老师介绍,但由于牛郎织女与鹊桥的传说,演变到今天,七夕节发展为与爱情有关的节日。

在活动现场,就 “穿七孔针”的展示。只见在莲蓬、土豆等物体上插着大大小小七根绣花针,需将五彩线穿入针孔“穿针引线”。游客们,尤其是小朋友,好奇地趴在台子上观察这些“秀女”的动作。

“穿七孔针并不是将线一个一个的穿过七根针,而是用一根线一次性穿过排列好的七根针。现在这个活动我们在白天进行,但是古时候这种活动都是在晚上进行,所以非常考验秀女的功力。穿得越快越好,就越证明姑娘蕙质兰心。”工作人员介绍。

男子晒书 欲证满腹诗书

古时七夕,男子也不闲着,他们一般会在这天晒书。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古时晒书有“抖晾法”,捏住书脑的位置,书页朝下,轻轻的抖动,就将里面的蠹虫和灰尘抖掉了,将书摊开放在簸箕上晾晒。

“其实古代学子晒书,也是一种仪式,展示自身的学识。在古代,如果实在没有书晒,就晒肚皮,意指肚子里‘满腹诗书’。”孙豪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紫竹院的工作人员还展示了竹簪的制作过程:在热缩片上画好竹叶的形状,涂上绿色的色彩,裁剪好,穿好孔,用热缩枪热缩,最后用胶水固定在竹枝上。不一会便制作好了一支竹簪。据了解,在古代发簪是女子成人后的标志,称为笄礼,也是男子对女子的定情信物,一般男子送女子发簪,送发簪寓意欲与之结发。

实习生 宋雨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白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