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冬奥成功六周年:北京冬奥会场馆规划建设进展顺利
中新网北京 2021-07-31 18:03

7月31日是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6周年。来自北京冬奥组委的消息,场馆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所有场馆将在今年全部按时交付,为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工作启动于2016年,至今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在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

他表示,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即电力均来自即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为此,北京冬奥会将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

此外,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其他现有室内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北京冬奥会还为雪上项目研究制订了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刘玉民提到,这是北京2022一项重要的遗产,也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于德泉表示,北京及延庆赛区共计新建和改造了8个竞赛场馆、5个训练场馆。其中包括多个填补国内、北京市的空白项目体育设施,例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速滑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同时,在建设中还提出了“场馆两栖两用”的理念。

据悉,北京赛区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全部冰上比赛,“两栖”是指北京赛区所有的冰上竞赛场馆通过建设、改造,实现了场馆冬季和夏季运动项目场地可随时转换的“两栖”功能。“两用”是指每一个场馆在建设改造之初,既满足冬奥会赛事使用,也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于德泉提到,所有的比赛场馆,在满足冬奥会以及其他赛事需求的同时,都有一个赛后服务冰雪运动、服务民众健身的规划,积极实现精彩奥运与赛后场馆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的双目标。

赛后,北京冬奥会的场馆都将对外开放,将极大地改善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条件,为3亿人上冰雪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撑。例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随着冬季来临,就变身为“冰立方”,五棵松体育馆实现了6小时冰球、篮球场地转换。

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表示,目前,北京冬奥会12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已与场馆主体工程同步完工。冰上项目场馆和雪上项目场馆分别于今年2月、4月成功举办了“相约北京”系列测试活动。

他提到,近期,北京冬奥组委组织相关部门、无障碍专家、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北京市无障碍专班办、张家口市冬奥办等开展了无障碍联合检查活动,根据检查情况,所有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的各主要客户群无障碍流线清晰顺畅、无障碍永久设施建设规范标准、可持续及人性化建设目标明确。

杨金奎称,截止目前,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及冬残奥村改建、新建无障碍电梯227部、无障碍卫生间496个,厕位158个、无障碍客房863间、无障碍更衣室45间,轮椅坡道152处,无障碍座席数量和比例达到了赛事运行要求。

文/记者 陈杭

编辑/毛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