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演出市场破圈不断,依赖的是观众的成熟还是线上综艺?
文学报 2021-07-14 07:00

如今许多线下演出因为延续了某档热门综艺节目而“破圈”火爆,以往相对小众的音乐剧、脱口秀、乐队都在吸引着新的观众群从线上走向线下。“破圈”带来了关注度,也不可避免的将观众目光一时集聚在少数演员身上,忽略了其他成熟而多元的线下演出。本文作者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全然通过综艺节目塑造对线下演出市场的认知是危险的,毕竟许多好演员不擅长面对综艺镜头,却在剧场中有太多精彩演绎值得观众去近距离欣赏。

今年上半年,尤其五月、六月的线下演出市场格外繁荣,“五一”和“端午”的小长假,更迎来线下演出市场的高峰。无论是新兴但打磨成熟的工业化娱乐产品,如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桑塔露琪亚》,还是成名多年的艺术家沉淀后带来的新作,如沈伟的《融》和谭元元的《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美术馆奇幻夜》,又或是运营成熟的脱口秀厂牌“笑果”、“单立人”所主办的脱口秀线下演出,均实现极高的上座率。

《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美术馆奇幻夜》剧照

线下演出市场的复苏,得益于各种以线下演出为核心内容的网播综艺节目,它们为线下演出,营造了话题和热度——主打音乐剧的《声入人心》、主打话剧的《戏剧新生活》、主打脱口秀的《脱口秀大会》、主打乐队表演的《乐队的夏天》、主打街舞的《这!就是街舞》、主打说唱音乐的《说唱新世代》等等,均为代表节目。这些综艺节目为线下演出带来新的观众,并增加了曝光量和讨论度,甚至出现“穿越次元壁”的情况。

例如沈伟和谭元元这样在舞蹈业界早就是前辈级的人物,借着两季《舞蹈风暴》节目的热播,他们的演出票线下销售速度堪称惊人,毕竟《融》的表演者也都是《舞蹈风暴》的舞者班底,他们已然具备一定号召力。

还有参加过《声入人心》录制的音乐剧演员们,纷纷成为音乐剧制作方青睐的选角对象,市面上的音乐剧能频繁地看到他们担纲主演的身影;脱口秀“出圈”之后,有能力开办专场的成熟演员们,纷纷从小剧场转战千人以上的大剧场,周奇墨更是在全国21座城市展开专场巡演且场场爆满。

今年初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音乐剧《在远方》主演阿云嘎

主打辩论的《奇葩说》,这几年也带红了不少脱口秀演员。今年五月来上海开办专场的脱口秀演员小鹿、刘旸、毛冬,都因为这档辩论节目被更多观众所熟知。根据现场调查来看,来看小鹿专场的观众,有将近一半都是因为她在《奇葩说》第七季里幽默得体的呈现、妙趣横生的观点而被她“圈粉”。

无疑,线下演出市场的“文艺复兴”,各类高质量、好口碑的综艺节目在传播上功不可没,但倘若全然通过综艺节目塑造对线下演出市场的认知,却也是危险的。毕竟节目制作再精良,覆盖的层面也有限,且经过剪辑的节目,容易将观众的认知碎片化、快餐化,其中之一,是埋没许多真正在剧场和排练厅里扎根、打拼多年的好演员。

以音乐剧举例,以此为主打的综艺节目对女演员并不公平,像《声入人心》只邀请男演员参加节目,尽管大家通过《声入人心》认识了郑云龙和阿云嘎,但不真花几年时间走进剧场,了解当下音乐剧市场,恐怕丁甄滢、徐丽东、崔恩尔等等这些唱演能力俱佳的女性音乐剧演员,在一波波“音乐剧饭圈女孩”的狂欢中,逐渐在市场资源的分配中泯然众人。

“饭圈化”在音乐剧圈的日益严重,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审美单一、剧目同质化,观众的消费习惯,也从消费内容变为消费演员,而那些缺乏包装的演员们,则极有可能面临边缘化的危险。相比之下,脱口秀产业倒是百花齐放,成熟的厂牌除了线下演出外,还提供网剧开发、培训授课、综艺节目编剧等业务,内容传播除了综艺节目以外,还有公众号运营、播客、喜剧节等多种样态,这让从业者既能选择幕前,也能选择幕后,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从业者不至于在行业里过快流失。

但除了北上广深这些脱口秀线下演出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地区的大部分观众,对于脱口秀的了解,也主要基于《脱口秀大会》等综艺节目,可多观摩几次脱口秀的线下演出,便会发现,线下演出和综艺节目上的呈现有很大出入。话题更广、互动更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节目效果,许多演员在上节目的时候,势必立人设、贴标签,为的是在有限的表演时间内更方便观众记忆,但这么一来,也大大局限了演员的表演路子。

看过《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观众,大概对那些首轮选拔就被淘汰的选手如Kid、杨波、吐提、航哥、鸭绒等人不会有太深刻的印象,笔者正好在笑果工厂的线下演出欣赏过这几位演员的表演,他们文本之深度、涉猎之广泛、临场反应之敏捷,并非寥寥数十秒乃至几秒的镜头所能淋漓尽致体现的。

杨波在大学里所学专业是水产养殖,他在节目中段子的核心笑点是“爸妈养鱼供我上大学,我却上大学学养鱼”,从节目里所呈现的片段来看,他始终在调侃自己的冷门专业,却难以与现场观众取得共鸣。线下演出里,他那冷幽默且悬疑感十足的表演独树一帜,几乎每一句话都能成为一个带反转的独立故事,而后面的故事又与前面的故事形成反转,哪怕是希区柯克的电影,大概也不会反转得如此高频。

男生气质十足的女选手航哥,在节目的片段里调侃痛经的烦恼,却因为太紧张忘词铩羽而归,线下表演中,她把生理周期的议题延伸到性别认同,又从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来解剖这个复杂而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颇具小清新风格的女生鸭绒,并非弹幕热衷的“炸场型选手”,她擅长从生活的点滴入手,从很小的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述社会热点。

综艺节目虽然为线下演出的普及功不可没,却也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上,做得相对完善的,大概是《这!就是街舞》节目组,在比赛结束之后,又先后上线了《街舞人生》《街舞中国》《这!就是舞者》等纪录片,从人的角度、行业的角度对街舞文化进行更深程度地剖析。但感谢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渠道多元、个人表达旺盛的年代,只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和耐心,要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还是可以实现的。

来源:文学报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两档脱口秀综艺大PK,老将落寞新人出圈
红星新闻 2024-09-03
两档脱口秀综艺同期回归,喜剧仍是流量密码
第一财经 2024-09-02
两档综艺节目同期“对打”,脱口秀回归迎来新老更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28
专栏|脱口秀的房也会塌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0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观看喜剧综艺
中国青年报 2022-11-11
话剧、舞剧、交响乐、脱口秀、音乐剧、沉浸式演出……演出品类划分越来越精细了
北京晚报 2022-10-18
国庆文艺赏|继续淘汰、继续晋级,这些综艺国庆“加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30
说话费劲、无法共情,周迅上综艺差点败光观众缘
艺绽 2022-09-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