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变身创客“造梦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1-05-13 19:46

废弃拖拉机被做成艺术品,个性化的涂鸦绘制在棕色的墙面上,老旧的厂房通过改造更具后现代风格,到处弥漫着艺术的气息。这里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创意产业文化园—兰州创意文创园。

这个文创园“体型”虽小,能量却不小,已有223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上万人,被评为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领军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创建资格园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领军园区……

近日,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董事长张学智接受记者专访,讲述文创赋能的探索。该园区前身是兰州油泵油嘴厂。2009年,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张学智收购该厂,看着空荡荡的厂房,毕业于艺术院校的他,毅然跳出舒适圈,选择“摸着石头过河”,用文创转型去追求藏在心中的艺术梦。

全国面积最小的创意产业文化园—兰州创意文创园

张学智文化创意转型的底气之一源于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

甘肃作为文化大省,而文化产业是城市重要的符号,肩负着传承地方文化艺术的重任。张学智说,拥有特色文化与底蕴的甘肃,需要建设一流的文创园区,给本土艺术家打造一个“造梦空间”,延续城市的记忆。

老工厂的原有建筑经过巧妙地利用和改造,在保留原有时代感和沧桑感的基础上,塑造了富有文化创意特色的创意景观。对内部道路景观、水电暖设施等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突出文化氛围和艺术品质,保留一些年代记忆的同时,园内处处充满新奇的创意色彩。

至此,这个老旧废弃的厂房向文化园区华丽转身,焕发生机“年轻化”,吸引不少企业入驻。

以摄影、培训、化妆为主的甘肃格玛摄影化妆职业培训学校就是其中之一。该校校长张宏说,园区开放多元的艺术氛围是促使创意工作者入驻的主要原因。“产业园搭建的多功能教学区域、共享办公区,美术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免费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近年来,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产业园也得到兰州高新区建立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补贴奖励100万元,并对园区入驻入孵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办理,简化核查的便利注册。此外,为企业宣讲相关政策红利,惠及园区企业200余家,助推园区不断发展。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张学智和他团队探索和努力下,经过10余年的坚守,该园成为甘肃省内唯一一个集聚创意产业、创新平台和创业孵化的综合性示范园区。现在,这个园区被人们称为兰州微缩版的北京798,吸引众多兰州民众及外地游客前往参观打卡。

兰州文创产业园先后为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办创意集市,每周举办的文化沙龙或展览,展示大学生的创新风采和创意思维。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创客等参与,为非遗技艺、创客创意提供展示平台。其中,特色手工艺创意创新区,是打造甘肃传统手工艺创新产品研发基地,主要承担传统手工艺产品制作技术研发,产品与国际接轨等任务。

该园区还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与兰州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创业基地”,开展多维度产业发展规划和教学实验。今年,成为首批“甘肃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

同时,组织甘肃省优秀创意企业走出去,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高校共同举办多场交流活动,持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相关孵化机构的交流合作。如今,兰州文创产业园已成为甘肃最具规模的创意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帮助更多的年轻人造梦筑梦圆梦。

文/史静静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非遗技艺打造“活态”博物馆 首钢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5
2023北京文化论坛|传统技艺打造“活态”博物馆 首钢老厂房焕发文化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我国新增1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8
南昌废旧老厂房“复活记”:融入文创新IP 变身网红“打卡地”
中国新闻网 2023-03-27
视窗|浙江宁波: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新华社 2022-12-08
打开老厂区重塑新街区 老酒厂变身城市文化空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7-24
观展|兰州市首届文创节精彩亮相
新华社 2022-06-25
仓库厂房变身文化创意园区 工业遗产活化有“广州方案”
南方都市报 2022-06-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