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粮食市场预期管理
经济日报 2021-04-01 10:00

强化粮食市场预期管理,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练好内功,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应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管理好“大国粮仓”,确保储粮安全。还要加强与粮食出口国合作,开辟多元化进口渠道,增强国际市场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粮食进口安全。

近期,全球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涨幅较大,这主要是由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粮价上涨预期,并叠加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地缘政治波动引发的,并非因粮食供求基本面发生变化所致。对我国而言,当前最要紧的是加强粮食市场预期管理,积极有效引导预期,维护粮食市场稳定,避免国际粮价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粮食供求关系是影响粮价波动的最重要因素,政策因素、自然灾害、心理预期、投机炒作、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会诱发粮食价格上涨。从目前来看,全球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口粮、饲料粮等传统需求没有出现异常增长,粮食供需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改变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实际上是市场主体对未来经济行为的判断或者事前预估。市场预期粮价上涨或者下跌,会直接影响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粮食市场的走势。在理想的状态下,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做决定时会基于“理性预期”。但是,当投机者预期粮价上涨,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投资行为往往会丧失理性。业已形成的涨价预期,导致市场出现投机者囤积粮食、消费者超前购买、生产者惜售等情况,市场粮食交易量减少,造成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

就国内而言,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粮食供应有保障,粮食供需基本面良好。但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生猪产业快速恢复、玉米产需缺口扩大、临储玉米见底的情况下,市场预期粮价上涨,出现粮食企业囤积粮食、农民惜售的问题,大豆、玉米、小麦、稻谷乃至食用油价格全面上涨,玉米价格涨幅超过50%。

粮食价格波动是常态,但粮食价格剧烈波动会影响粮食市场走势,进而会影响粮食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市场风险预期管理,构建对粮食市场的良好预期,避免非理性预期带来市场非理性波动,对冲当前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防止市场供应断档价格上涨影响低收入者食物安全,预防下一轮粮食超量供给带来销售和收储压力。

做好市场预期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去年以来,针对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情况,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粮食市场预期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沟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市场误读和扰动,有效防止粮价上涨引发的恐慌情绪蔓延,在稳供给、稳市场、稳预期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强化粮食市场预警和监测,强化粮油市场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置。主动发布粮油供求和价格等信息,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操纵价格、造谣传谣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粮食流通环境。

强化粮食市场预期管理,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练好内功,确保粮食稳定供应。通过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应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管理好“大国粮仓”,确保储粮安全。还要加强与粮食出口国合作,开辟多元化进口渠道,增强国际市场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粮食进口安全。

文/刘慧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政策性收购熨平粮价波动周期
经济日报 2024-12-12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经济日报 2024-08-08
媒体聚焦高温如何影响经济:极端天气对粮食市场影响有限
经济日报 2023-08-14
粮食大事 | 国内外粮价涨幅为何差距大
经济日报 2023-01-19
重启黑海“粮食走廊”意义何在
经济日报 2022-08-11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国际社会应加强协调行动 稳定全球粮食市场
央视新闻 2022-05-20
稳粮价需扛住双重成本压力
经济日报 2022-05-19
美国大规模应用乙醇汽油,或将引发“人汽争粮”抬升全球粮价
​经济日报 2022-05-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