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流量是市场需求无关演技,文艺界需要整治
澎湃新闻 2021-03-11 08:01

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冯远征履职的第四年,也是他首次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的身份参加两会。

深耕文艺领域多年的他,对行业有着深入的思考,曾经在两会上提交的关于国家艺术基金的使用和出台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制度等建议都受到广泛关注。

冯远征今年的提案是设立话剧专业奖项,激励培养人才。他认为设立话剧专业奖项,可以让更多的从业者在荣誉上得到肯定。同时,设立这一奖项也有助于国家文化发展,对“十四五”时期建设文化强国也具有重要意义。

冯远征认为,线上戏剧会是未来戏剧发展的一个分支。将来有一天,可能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不用聚集到一起,但可以待在各自的地方线上去联合完成一部话剧的演出,这也是可以实现的。

谈及履任新职成为北京人艺副院长后的身份变换,冯远征坦言,身上担子重了,责任心更强,接下来会努力培养青年演员,让观众看到人艺是后继有人的。

此外,就如何营造文艺界“清风”方面,冯远征表示,文艺界需要整治,需要更多有正能量的演员和艺术家站出来,告诉大家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德艺双馨”。而德在前,艺在后也是做艺人的基本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

以下是与冯远征的对话:

建议设立话剧专业奖项

澎湃新闻:冯委员您好,您今年的提案是建议设立话剧类专业奖项,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建议?

冯远征:近些年,特别是疫情之前,话剧市场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且已经进入到火爆的阶段,导致很多戏一票难求。话剧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文化消费,这极大地激励了话剧工作者的热情。然而话剧方面却还没有一个专业性的权威奖项,目前国内话剧工作者所能参与角逐的国家级舞台艺术奖项,只有设立于1991年的“文华大奖”,而从第15届文华奖评选开始,取消了导演、编剧、舞台美术等单项奖,只设文华大奖和文华表演奖。这对于话剧工作者而言是很大的遗憾。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2035愿景的开局之年,所以我们如果打造文化强国,在文化领域就应该有更多的“领头羊”来进行一些高精尖的创作,我相信专业性的话剧奖项更能够鼓舞到大家。

另外,这个奖项如果是国际性的,对于我们打造文化强国也是有好处的。目前国际上有很多话剧奖项,但都不在中国,如果中国能够出现一项让国际上的话剧工作者引起关注的奖项,这对国内整个话剧行业会有很大的促进。

线上戏剧是未来戏剧发展的一个分支

澎湃新闻:过去一年全国演出市场受疫情影响严重,目前恢复情况如何?

冯远征:恢复情况还不错。人艺今年刚开始恢复的时候是35%的上座率,第一个戏是《洋麻将》,一开票就售空了。后来上座率又陆续提升到50%、75%,基本都是开票即售空,所以观众看戏的热情还是很强烈的。

澎湃新闻:今年春节从大年初二开始,北京人艺就开始举行线上演播活动,还有部分剧目的同步直播。这会是未来演出市场的发展方向吗?网络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又将给戏剧带来怎样的改变?

冯远征:今年春节很多人就地过年,为了满足大家的文化需求,我们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开展了线上演出,对一些经典剧目进行“云直播”,我们也开办了“云讲堂”的形式,满足大家对文化的需求。

其实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做一些探索:比如剧本朗读“云剧场”。进行探索后,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加上今年春节的直播,又让我们感受到线上直播会让到不了剧场的观众在线上能够享受我们的话剧艺术。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逐步去摸索线上直播的规律,如何把线上直播和线下演出结合得更好,这会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认为网络是未来戏剧发展的一个分支。大胆地想一下,将来可能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不用聚集到一起,但可以待在各自的地方通过互联网去联合完成一部话剧的演出,这也是可以实现的。线上戏剧可能是未来戏剧发展的一个分支,而且也可能成为连接艺术家之间,以及艺术家和观众们之间的桥梁。

澎湃新闻:目前而言,您觉得效果怎么样?

冯远征:效果不错,从我们第一个直播《社区居委会》来说,尽管它不是一个很知名的话剧,但它是我们创排的抗疫的戏,第一次直播就有50万的观众,我认为作为话剧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未来几年着重培养人才

澎湃新闻:您是去年履任新职成为北京人艺副院长,对于人艺的定位、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如何看待的?

冯远征:作为副院长,我算是刚刚上任半年多,还在学习和适应工作中。目前,更多的角度是宏观层面看人艺的未来和发展,人艺的未来始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因为它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同时,它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还要打造高质量的戏剧作品,所以它还要在艺术上有勇攀高峰的精神。

今年对于人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我们有一个新的剧场在4月底就会落成,6月份可以与观众见面,新的剧场开张也会吸引更多的观众来人艺看戏。另外,今年是建党百年,我们为建党百年做了《香山之夜》这部话剧,从目前的内部演出反馈来看也是相当有实力的一部话剧。

明年是人艺70周年,所以人艺又到了一个新老交替的时期,如何让人艺顺利地进行新老交替,培养新人、培养有素质的人,是我未来几年要做的工作重点。

澎湃新闻:无论是作为之前的演员队的队长,还是副院长,都要面临青年演员培养的问题,想问一下您,现在青年演员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和你们那个年代相比有什么不同吗?还有就是从《雷雨》开始,其实我们已经看出来了你们都在鼓励年轻演员演一些经典,这是怎样的一个考量呢?

冯远征:首先培养演员是我一直以来对剧院的呼吁,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在2019年12月份,我们终于有一个新的探索——开办了一期表演学院培训班。

这和我们以前的学员班不一样,以前的学员班是从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入人艺来学习,经过两三年以后就可以进入人艺,成为人艺的正式演员了。

这一次是我们专门面向艺术院校毕业的人进行招聘的,他们有的可能刚刚毕业,有的则毕业10多年了,人艺的表演学院培训班将对他们进行一年的强化培训,最终有10位学员成为人艺的签约演员。这是我们从2019年到2020年12月份所做的一个强化培训班。这也是我们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尽量去寻找一些符合北京人艺需求的青年演员。

作为转型来说,人艺到了新老交替的时期,新演员总会代替老演员,所以一些剧目上我们鼓励新人去尝试,比方说《社区居委会》就进行了ABC三组的演员配置,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站到舞台上去演戏。

《雷雨》是去年大胆的一个尝试,配备了全新的年轻演员班底进行排练、演出,全新的演员阵容,意在希望年轻演员尽快能够接班,也希望观众能够看到人艺是后继有人的,更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艺经典传播剧目被青年人接过来,把人艺这面大旗继续扛下去。

澎湃新闻:您在担任副院长之余,依然坚持给剧院、高校的年轻人上课,探索戏剧表演教学的新方法,您希望通过上课给这些年轻演员传递什么样的观念呢?您认为好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冯远征:首先我有一个私心,去学校是为了发现人才,为人艺找一些好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成为人艺的青年演员,同时也是为了传递一些教学理念。

在我看来,中国的表演教育,现在已经进入瓶颈期,我们过去秉承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式已经不太符合时代需求了。因此,我希望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我在国外学的一些知识,以及我在人艺学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传递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让中国目前的表演教育有所突破。

此外,作为我个人来说,我也希望能够去课堂帮助更多的学生,比如在电影学院的摄影系去做表演教学,就是希望未来的导演、摄影师们能够更懂表演,能够更懂演员。从目前来说,通过之前毕业的一些学生反馈,他们在跟演员的沟通方面确实更方便了,能够懂演员,演员和他们交流起来也更顺畅,说明是很有效果的。而给表演系教学的时候,我会从实践的角度带给他们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说我会给他们讲一些剧场、舞台、镜头等。

澎湃新闻:您认为好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冯远征: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又很复杂程。我觉得好演员需要几个标准,一是需要天赋,二是需要努力,三是需要一个很好的领悟力,最后需要有很好的洞察力。所以一个好演员是综合的。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你有一个很好的声台形表的基本功基础之上。

流量是市场需求,无关演技

澎湃新闻:说到表演,近年随着一些演员类综艺的热播,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演技”进行探讨,您觉得目前市场是否对演技更加重视了呢?

冯远征:首先从对演技的要求来说,因为媒介的变化,使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世界上优秀演员的表演,因此很多观众对一些好演员的演技要求越来越高了,这对演员来说是好事,要求高了更加有压力和动力。

另一方面是“流量”,对于“流量”来说,我个人认为可以没有演技,只要有颜值有人喜欢看就可以了。

所以这是两方面的问题。如果对演员来说,我希望演员能够有更好的基本功、感悟力和判断力,同时也有更好的表演技巧。

“德艺双馨”需秉承初心

澎湃新闻:近期,社会广泛关注文艺工作者的“艺德”问题,文旅部发文提出落实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员责任,2月5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不仅明确规定了演艺人员的禁止性条款,也对“劣迹艺人”的惩戒复出作出了说明。那其实您在2019年全国两会也曾谈到“艺德”,文艺工作所需要的“传承”,不仅仅是技术和技艺,更是传统和精神。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营造文艺“清风”?

冯远征:我们行业当中有一句老话叫“德艺双馨”,意思是做艺人首先要德行好。作为这个行业来说,很多好演员都秉承着先做人后演戏,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只是可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情况下,有人更多地去争夺利益了,在利益当先的情况下,人们就会忘了自己德行和修行。

因此,在2019年提这件事情是因为我觉得文艺界需要整治,需要我们更多有正能量的演员和艺术家站出来,告诉这个行业我们需要的是“德艺双馨”,德在前,艺在后也是做艺人的起码标准。

今年我认为国家能够提出来,也是我们要发展文化强国未来的一个愿景,文艺工作者需要有新的标准,特别是在德行的修行上需要更高的要求自己。我们既然作为寓教于乐的文艺工作者,就要在德行上高于常人,应该更高地要求自己的行为,这样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呈现的作品才能被人们信服。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北京人艺2024《迷幻》收官 等了16年的剧本让冯远征开始重新审视表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2
2024北京文化论坛|嘉宾访谈:冯远征谈文化交流共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9
北京人艺带着“艺术交流套餐”到新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7
“六个男人一台戏” 冯远征二十一年后再度诠释《足球俱乐部》
封面新闻 2023-09-23
曹禺剧场再迎《日出》,冯远征对青年演员“更放心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3-18
两会声音|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做客北青直播间:促进数字与话剧完美融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5
北京人艺首位演员出身的院长冯远征:这是一份责任大于职位的工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4
冯远征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任院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