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中国冬奥军团迎来“开门红”。
17岁的中国选手谷爱凌在世界极限运动会X Games冬季赛中,分别夺得自由式滑雪超级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金牌,还在大跳台比赛中摘铜。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该项赛事中夺冠。
男子雪上项目同样也有好消息,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男子运动员苏翊鸣在训练驻地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完成个人也是中国单板史上首个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动作。这个难度使苏翊鸣达到世界顶级选手水平。
备战之路进入“冲刺”阶段,对于只争朝夕的中国冬奥军团来说,这样的“好消息”,不嫌多。
经过“2018扩面”“2019固点”“2020精兵”连续三年的努力工作,中国队相继实现了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的目标。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各队伍进行了体能达标测试考核、开展了中国冰雪体能大比武,各队伍体能得到了提升。
受疫情影响,全球体育赛事在2020年一度陷入停滞,在国际比赛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各支冰雪运动国家队组织了各类对抗赛、模拟赛、挑战赛。
去年10月初举行的“国庆冰雪乐——中国冰雪国家集训队队内系列对抗赛”,把夏季旱雪训练、水池训练、气垫训练、跳草训练转化为专业比赛,为运动队提供了更多实战锻炼机会。去年11月6日至8日举办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比赛,运动员竞技状态恢复、训练成效初显;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上,老将新人各有出彩,18岁小将朱祎玎更是打破了男子1500米全国纪录。单板滑雪方面,U型场地项目名将刘佳宇和蔡雪桐的备战均稳步进行,在北京冬奥会上有望再度向奖牌发起冲击。
刚刚过去的2020年,封闭训练成为各支冰雪运动队伍冬奥备战的主旋律。中国花滑队总教练赵宏博介绍,中国花滑队自去年3月世锦赛取消后就一直在封闭训练,虽然疫情对队伍本来的训练、参赛和编排计划有一定的影响,但整体上还是保证了系统的训练和有序的冬奥备战。
“我们的整体保障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运动员封闭训练虽然寂寞点,但我们绝不能松劲,冬奥会是重中之重,世锦赛是冬奥会的资格赛,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备战。”赵宏博说。
“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我一定会用最大的激情和斗志去备战,每天都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希望在家门口拿金牌。”短道速滑选手任子威说。
作为中国短道速滑新一代领军人物,任子威曾多次在世锦赛中夺得奖牌。在2020-2021赛季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中,他获得了男子500米冠军。
任子威说,疫情暴发后国家队进行了长时间的封闭集训,自己也在不断调节心态和竞技状态。最近的比赛是在今年四月,届时短道速滑国家队会进行重组,把最终的冲刺人员名单定下来。
目前,冰雪项目国家队分别在北京首钢、延庆,河北承德、张家口、涞源以及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等地集训,按照“每天都是奥运会”的要求,进行实战模拟演练。
高水平的背后少不了科技硬实力的支撑。从运动员参赛服装、器材到研究天气、环境温度、湿度等,科技已经渗透到冬奥备战的方方面面。
2020年12月初,河北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其中两个体育风洞的建成,对运动员训练是极大的助力。据介绍,风洞不仅能够使有效训练时间延长,而且还可以不受天气状况、季节影响。以往没有专业风洞时,不仅运动员要依靠国外基地训练,就是比赛训练用服装面料的选材、测试效果都需要到国外进行实验,十分不便。
中国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领队张蓓对风洞训练的成果印象深刻。“通过风洞训练等科技助力和科学训练,我们希望越野滑雪超长距离、女子团体接力等项目能在一年多以后的北京冬奥会上有所突破,力争好成绩。”张蓓说。
在江苏溧水,一座国家冰雪极限运动训练基地也正在建设中,这里建成后将是符合奥运规格的室内滑雪U型场地,助力四方共建的单板滑雪国家集训队训练。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提出“五精”:打造精锐之师、锻造精勇之士、明确精准目标、抓实精细训练、强化精致保障。
虽然受疫情影响,中国军团的备战节奏受到了很大干扰,但各支队伍都在围绕“五精”全力以赴,无论是辽宁、黑龙江等传统冰雪大省,还是江苏、上海等南方地区,都在积极参与冬奥队伍训练、场地、保障等各方面工作。
对于冬奥,运动员们满怀期待。花滑名将隋文静说:“希望我们可以在冬奥会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我觉得那是给这场盛会最好的祝福。”
文/新华社记者 林德韧 李嘉 王楚捷
编辑/徐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