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怨娃不吸收、总便秘,这些必备营养素出生就要补,赶紧查!
科学家庭育儿 2020-11-26 10:30

初为父母,宝爸妈的心情是既激动又忐忑。看着怀里的小宝宝,哄抱、睡觉、喂奶……每件小事都不敢有丝毫的差错。

要提到新手爸妈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当然就是家长刚需的宝宝喂养知识啦!如果娃吃不好,那不长个、出牙晚,营养不良……可能都会找上门!

科大大之前就看过这样一则新闻:1岁3个月孩子因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

那到底有哪些喂养误区?如何正确喂养?3岁前还要额外给娃补充哪些营养?

及时雨科大大(ID:kexueyuer2012)这就上线,跟大家好好聊聊“宝宝喂养”那些事。

6大喂养误区,坑娃又坑妈!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爸妈后的心情,那一定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宝宝”,但并不是所有新手爸妈都懂得正确喂养。

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好心办坏事”。

尤其是下面这6大喂养误区,很多爸妈都在踩!

误区1:给6个月以内的娃喂水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体,包括水、果汁等。

盲目给娃喂水喂奶粉,不仅影响宝宝的母乳摄入量,进而降低母乳对宝宝肠道的保护,还可能导致宝宝水中毒!

科大大曾经就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误区2:喂奶间隔时长时短

很多新手宝妈没有经验,觉得奶水少的时候,就想延长给宝宝喂奶的时间间隔,把奶水攒起来,殊不知:

而且喂奶时间不规律,会让奶液在宝宝肚子里的消化没有规律,容易造成娃胀气!

误区3:在宝宝大哭时喂奶

娃扯着嗓子哭的时候,是没办法好好吞咽的,容易让孩子呛奶。

作为家长要学会捕捉孩子饿了的信号,及时喂奶。

避免娃因为大哭咽下过多空气,加重吐奶和肠胀气的症状。

误区4:必须母乳喂养

要说到新生儿喂养,首选肯定是母乳。

但宝妈状态不适合亲喂时,也不用强求,奶粉喂养也是一种选择,不需要对孩子愧疚哦。

误区5:浓汤催乳

老一辈的人都觉得产后喝浓汤催乳,还有助于妈妈产后恢复。

但事实恰恰相反,浓汤中脂肪含量高,喝这种浓汤开奶不易消化,还容易造成妈妈乳汁淤积、乳房胀痛,甚至还会引发炎症。

对于刚生完宝宝的宝妈来说,营养合理搭配更重要,可以多补充一些清淡营养的汤水。

误区6:找开奶师通乳

千万别随便找通乳师通乳,一顿乱按后,不但不能增加奶量,还可能把乳腺泡弄破,甚至引起乳腺炎。

其实最好的开奶方法是让宝宝频繁哺乳。

如果宝妈自己解决不了开奶的问题,应该在第一周内向医生或哺乳顾问求助!

讲到这里可能有妈妈们问了:我也不想踩这么多误区,但要怎么样喂养,才能减少宝宝不舒服的情况,把娃养得健健康康呢?

跟着科大大往下看!

学会4招,娃胀气、呛奶全不见!

前面科大大也说了娃之所以有胀气、呛奶等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喂养不当造成的。

那该如何正确喂养呢?

主要有以下4方面:

1.捕捉孩子饿了的信号,按需喂养

解决问题:消化不良、便秘

根据中华儿科学杂志给出的建议,0~3月婴儿要按需喂养。

简单来说就是:

一般来说,新生儿时期推荐哺乳次数为:2小时哺乳1次,24小时哺乳8~10次。

等到了4-6个月的时候,喂奶时间基本固定下来,大约4小时一次,每天5次左右。

但是科大大要提醒一句:时间并不是绝对标准,宝妈要学会捕捉宝宝饿了的信号,及时喂奶!

千万不要等到宝宝哇哇大哭再喂奶,那就饿过头了!

2.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

解决问题:呛奶、乳头健康

想要宝宝吃得好,就要掌握基本的喂奶姿势。

接下来科大大给大家介绍几种实用喂奶姿势,宝妈可以收藏哦。

3.不要在乳房特别胀时哺乳

解决问题:呛奶、胀气

妈妈乳房特别胀的时候,分泌的奶量多,流速快,这个时候宝宝吃奶会像抢险一样,连着空气一起吞进肚子里。

不仅会被呛到,还容易形成胀气。

如果妈妈的乳房特别胀,可以稍微挤出去一些乳汁,哺乳时轻按住乳晕,让奶水的流速慢下来。

4.多拍嗝

解决问题:胀气

在换边哺乳时、喂奶后、接觉时,爸妈可以给宝宝拍嗝,预防胀气。

俗话说得好:娃以食为天!吃得好才能长得好!

那除了母乳和配方奶之外,还有哪些营养要给娃补充呢?

接下来科大大就好好给大家讲一讲!学会记得“在看+分享”哦!

牢记1张表,娃的营养少不了!

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哪个月龄该怎么吃、吃什么、补什么都有讲究。

科大大整理了一张表,详细列了3岁前应该给娃补充的营养名单,爸妈快保存吧!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和欢乐,但同时也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在成为父母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其说育儿,不如说育己。

新手爸妈们,加油吧!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做最好的自己。

★ 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

田祯: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工作20年。擅长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

文并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