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剧/短剧集火爆 《在一起》带来哪些启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0-17 14:21

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在十一长假期间播出,十个独立故事的抗疫众生相,从卡司到制作团队强强集结,看到观众眼眶湿润,重又扯起那段特殊时期的民族记忆和共情。从数据看,2020的国庆荧屏同样属于《在一起》:该剧在六大卫视播出十天,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是1.045%,连续两周进入当周黄金档收视率前3;截至收官日,#在一起#微博话题阅读量15.8亿,讨论量148.7万。

从2月份开始筹备,到4月份开拍,再到9月底播出。“时间紧、任务重”是《在一起》整个筹备和制作周期中最常被形容的境遇,反季节拍摄、演员档期、疫情小范围反弹等则是实际遇到的棘手问题。但同时,对于单元剧、短剧集的模式和发展趋势,对于主旋律作品如何更好地市场化等命题,《在一起》都给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参照。该剧制片人孙昊近日接受了媒体采访,回溯困难、复盘成绩、总结经验。

书写平凡人的英雄主义 真实还原自有力量

“小人物亦是大英雄”是《在一起》贯穿始终的创作理念。十个单元故事几乎都是小人物视角,反映了医护人员、外卖小哥、社区工作者、普通志愿者等人性中的恐惧和人格上的勇敢。

“写普通人,这是创作上遵循的思路。因为普通人的故事更容易和观众形成共情,疫情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观众反馈和我们的预期没有太大出入,可能也是和单元故事主角的职业身份和社会角色有关,越贴近武汉人民的,越贴近普通人生活的,会更容易获得共情,”孙昊说。不过,像《搜索:24小时》的故事聚焦流调工作人员,很多人对他们的职业比较陌生,但他们又是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个也是必须要有的。

编剧圈有个共识,那就是普通人的事儿最好写也最难写。好写,是因为大家对这些事儿都很熟悉,甚至是很多人的经历;难写,也是因为熟悉,一旦写得不真实更容易被吐槽。

“时代报告剧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第一,紧握时代脉搏和时代精神,报告主要指的就是要还原真实,要建立在真实原型的基础之上,那么某种程度上我的理解就是有点像报告文学,它要以一种真实的面貌去还原。第二,时代报告剧有它自己的一个成长空间,它以后可能不仅仅作为重大题材的一种形式,主旋律的一种形式,它也可能会是纪录片和电视剧之间的一种中间地带:既还原真实,同时通过一定的戏剧加工和演员的演绎,把某种情感在短时间之内表达出来、释放出来。”

《在一起》在创作过程中,出品方和编剧交流最多的就是真实、真实、再真实,切忌做过多的戏剧设定,因为真实是最有力量的。

“具体地说,要做到人物的真实、台词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场景的真实、服化道的真实等等,像人物之间的情感表述方法是不是现实中存在的,编剧都要去做大量的采访。”

单元剧适合呈现重大题材,但重大题材并非都要做单元剧

时代报告剧、单元剧都是《在一起》的标签,一个是题材上的再细分,一个是模式上的探索创新。《在一起》最终呈现出的十个单元故事,20集体量,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考虑。

孙昊透露:“第一,时间紧。因为2月份接到任务,10月份要播出。如果按照一个常规的电视剧创作的话,时间是不够的,所以就考虑用这种单元剧的方式,同时也借鉴了《我和我的祖国》这个成功案例。第二,我们在策划的时候,去搜集了大量的抗疫期间的新闻报道和原型人物的故事,希望这部剧能够涵盖到抗疫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医护人员、疾控,社区工作者、公安、部队等等,就是尽可能的像通过10个故事涵盖到抗疫一线能够涉及到的领域,用单元剧的方式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

大银幕上有《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小荧屏上有《在一起》,以及正在筹备中的《功勋》,这些作品的模式都在印证着主旋律作品市场化的一条成功之路。那么,单元故事的模式会越来越多吗?在孙昊看来,会是一个趋势。

“第一,单元剧的模式都和重大选题有关,这类选题都是立足当下、基于现实的展现。以《在一起》为例,又要结合时代报告剧的特点,要用短平快的方式来呈现这么一个话题和人物,那么单元剧就符合这类“轻骑兵”的特点。 第二,总局一直在提倡“小正大”,就是集数不要那么长,通过凝练的故事和人物在短的篇幅里呈现更多的内容,所以我觉得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第三,从市场方面考虑,是可以集结更多更好的资源,把大家都凝聚起来。 ”

因此,单元剧还是更符合重大题材的呈现。

但是,也并不是重大题材都宜采用单元剧的模式。

“要看具体的故事,还是内容决定形式。有的重大选题是聚焦在某一点上,这一点是有着广度和深度的,那就适合拍长剧集。像刘江导演正在拍的《光荣与梦想》就不是单元剧。再以抗疫题材举例,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打磨剧本,有更多的故事容量,将来出现长剧集也是有可能的。

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疫情的影响不止在人类的身心,或许会在生活中更多的领域有所显现,说不定也会考虑去做传统的剧集。”

成功的短剧集有题材的特殊性 是否成为现象有待探讨 

相比国产剧动辄四五十集,《在一起》20集的长度只有一半不到的体量;再加上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出圈和火爆,“短剧集”成为了下半年行业最热门的现象。

“一些成功的短剧集有题材的特殊性,比如涉案悬疑,它具有垂直领域的特征。但是,短剧集对行业来说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还需要从内容创作上进行探讨。”

《在一起》十个单元故事,每个故事2集的模式也是基于内容的决定。“我们在2月底接到《在一起》这个创作任务后,始终和国家广电总局、上海广播电视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基本上我们每天都会把选材选题同步,在总局和上海台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选题、故事和原型人物。 

在这20集中,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全面且有所区隔,《生命的拐点》是人类和疫情遭遇战的紧张仓促,到《摆渡人》的有点困惑、人生的命运的转变,到《救护者》的紧张甚至有点残酷,再慢慢过渡到了《方舱》《我叫大连》《武汉人》等稍显轻松的风格,这样的情绪波动发展也是当初创作的一个初衷,我们不仅仅是去记录某一种情绪,更希望通过故事的编排传递出更积极的、振奋的情感体验。”

孙昊同时指出,做短剧集还需要考虑是不是能实现这种短平快的播出机制?“《在一起》的播出,要非常感谢国家广电总局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才能够突破一剧两星的播出模式。这次是四星,同时是还有两家非黄档和三家的网络平台。总之,短剧集很考验制作公司和平台对于题材的判断能力、生产能力以及对于播出机制的适应性。”

商业回收机制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这些都会左右短剧集如何发展。“从市场收益看,肯定是集数越长回报越多。短剧集不一定是最有利于的商业回报模式,能不能带来足够的商业利益和市场空间还有待观望。今年上半年几部高开炸走的戏,他们并没有在商业上成为未来的方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2024年中国剧集报告》发布:全面展现剧集行业年度发展新态势
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 2024-12-25
“短剧思维”能拯救陷入审美疲劳的古装剧吗?
扬子晚报 2024-12-25
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精品短剧
人民日报 2023-01-10
《浮生之异想世界》开播 实验短剧单元化展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9
短剧带来惊喜,也影响着传统影视剧市场
解放日报 2022-03-11
​B站短剧《夜猫快递之黑日梦》入围戛纳国际电视剧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0
高能短剧集《猎狼者》:剧情紧张刺激收获好评
齐鲁晚报 2021-06-01
经验和泪水《在一起》,为世界带去中国的抗疫力量
新民晚报 2021-01-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