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陶琉古镇借文旅融合重拾生机
新华网 2020-10-12 07:58

原本凋敝破败、被世人遗忘的古窑村,借文旅融合发展契机,经艺术改造后脱胎换骨,再度回归人们视野。国庆假期,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陶琉古镇首次开放,借着一场“博山陶琉艺术季·2020博山琉璃双年展”,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沿着斑驳的胡同踱步走进陶琉古镇,两侧是由青石、红砖、青砖、耐火砖混合砌成的院墙,历经千年积淀的窑火气息扑面而来。处于陶琉古镇中心的是原博山陶瓷厂第五车间,红砖灰瓦砌成的车间外观得以保留,但内部别有洞天,几十年前的隧道窑搭配新布设的灯光效果,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当时的生产场景。

手持一支细长铁管,从上千度的炉火中挑出一团软若糖稀的琉璃原料,赶在凝固前用吹、转、展、拉、磨等技法塑形,经过几十道工序之后,一件件造型别致、美轮美奂的琉璃作品便在淄博市工艺美术大师巩克海手中诞生了。古镇内专门开设了陶琉技艺现场展演,几位陶琉工匠炉火纯青的制作技艺,看得现场观众啧啧称奇。

“作为博山人,琉璃工艺品见识了不少,但烧制过程却是头一次见,真是大开眼界。陶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和保护,在传承中发扬光大。”第一次走进陶琉古镇的博山市民陈先生说。

国庆假期期间,陶琉大师精品展、陶琉技艺现场展演和古窑传统村落文化之旅等十余项活动相继登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而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的厂房,几处民国乃至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老式圆窑散落其中。

博山是中国陶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琉璃技艺独树一帜。历史上,博山从唐朝后期开始生产陶瓷;宋元时期,琉璃生产初具规模;明代中叶,博山已成为全国琉璃生产销售中心。陶琉古镇则是这一产业的集大成者,最繁荣的时候,圆窑多达170余座。如今,陶琉古镇及其周边还留有13座古圆窑,陶琉企业有100余家。

对此,博山区与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依托陶琉古镇及周边现存的陶琉工业遗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留存的13座古窑、老厂房和传统历史街区升级改造,赋予陶琉古镇新的文旅功能,开启工业遗存与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

自今年2月开始,陶琉古镇开始大规模改造,如今核心部分已完工并开门纳客。在这里,建筑艺术与琉璃艺术交相辉映,古老与现代并存一炉。

根据规划,陶琉古镇建设内容有地方特色民俗、美食街区,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场,民间地方艺术品收藏博物馆群,全国性的大专艺术院校实习培训基地、陶琉文化为主题的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研学基地以及北方区域的艺术家聚集群落。陶琉古镇将按照5A景区标准打造,建成后预计游客数量年均200万人次。

文/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