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技考古揭开千年古酒的神秘面纱
文物之声 2020-09-28 18:00

宿州市博物馆秦汉雄风展厅陈列着一个汉代铜钫,高44厘米、口径12.2厘米、腹径22.3厘米。该钫为公安机关在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打击盗墓犯罪时追缴的文物,出土信息不详。方形的壶战国以前叫壶,到了汉代才叫钫。《说文解字》:“钫,方钟也。”现存汉元始四年铜钫铭文“铜钫容六升,重二十九斤”,自名为钫。钫可以盛酒或粮食,方形、鼓腹、有盖,盛行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

宿州市博物馆的这尊铜钫看起来并无特殊的地方,普普通通,既无纹饰,也无文字。铜钫出土后一直保持着密封的状态,钫内还保存着将近三分之二的液体。铜钫在馆内陈列的近十年时间,一直没有打开。铜钫内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成为广大观众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心中的不解之谜。有的人说是酒,因为铜钫是汉代成酒的器皿,墓的主人好酒,用装满酒的铜钫陪葬;也有的人说是水,因为铜钫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水渗进铜钫内也是可能的。

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位老师参观宿州市博物馆时说,陕西那边打开过有酒铜钫,酒是绿色的。有人附和道,老师说的对,古人说过:灯红酒绿嘛!那么,宿州市博物馆的这个铜钫内的液体是两千年前的酒吗?如果是,是无色的还是绿色的?十年来,这些疑问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不解之谜。正因为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件看起来不起眼的文物渐渐地成为宿州市博物馆知名度较高的镇馆之宝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考古的不断发展,考古残留物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主任龚德才教授就提出:“考古出土的‘疑似古酒’这一类液体物质,符合考古残留物定义,属于考古残留物。通常情况下,应是考古残留物研究的范畴”(参见《文物保护基础理论》)。

2017年7月10日,宿州市博物馆、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对宿州市博物馆SZ3183汉代铜钫液体残留物的研究工作。经观察,该铜钫口和盖处有大量绿锈硬结物与泥土,用洁牙机和手术刀片去除后看见盖与口两侧有二三毫米隙缝,用刀柄插入隙缝轻微撬开盖口。盖与口之间没有发现黏合物质。开盖后发现铜钫内有液体约5升,呈浑浊状,伴有泥土,无异味。倒出液体,使用350毫升塑料瓶第一时间取样,送中国科技大学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检测,剩余液体存放。

具体分析如下:

1.实验样品

样品呈淡黄色透明液体,底部有少许沉淀,无气味,PH值为8.63,漂浮有絮状物。

2.检测项目及分析结果

(1)纺织纤维观察,通过分析分散后植物纤维的形貌特征,推断液体中的纤维种类。纤维仪鉴定,漂浮的絮状物为竹和草纤维,可能是铜钫的盖子上有竹和草的编织物,腐烂后留下。并观察到针状结晶,液体中应含有无机盐;

(2)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样品中沉淀物的物相成分。XRD鉴定,分析沉淀物只有石英和铜,因此无酒的沉淀物,如果是酒,是经过渣滓过滤的清酒;

(3)液体中的元素分析,通过元素定性检测,得到液体中含有元素,以便去掉金属离子,进行下一步分析。ICP-MS鉴定,进行了63种元素定性检测。液体中含有钙、铜、铁、钾、镁、钠锌等大量金属离子,是导致液体呈碱性的原因;

(4)液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子分析,分析样品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力图找到能表现样品性质的主要物质。液相质谱联用分析,谱图解析如下:

在负离子模式下,葡萄糖酸的理论分子量为195.0510259,在保留时间2.06分钟时间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葡萄糖酸存在;在负离子模式下,甘露醇的理论分子量为181.0717614,在保留时间2.04时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甘露醇存在;在负离子模式下,苹果酸的理论分子量为133.0142466,在保留时间14.45分钟时间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苹果酸存在。

3.结论

葡萄糖酸、苹果酸为酒中含有的不易挥发的有机酸,甘露醇为高级醇,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并未检测到乙醇等易挥发酸。根据当时的酿酒技术,应该是饼曲酿制的清酒。这也是再现汉代酿酒技术水平的实物见证。《齐民要术》记载,汉末曹操上书汉献帝推荐的老家亳县的九酝春酒法。原文如下:

臣县故令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引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石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易饮不病。九酝用米十觥,十酝用米十觥,俱用曲三十斤,但米有多少耳。治曲淘米,一如春酒法。

由此可见,汉代末年的安徽北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清酒酿制技术。

古代的米酒,有清酒、浊酒之分。清酒是比较好的高档酒,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酿制时间长,制作成本高。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配清酒、玉盘盛珍馐,李白描写的是一场美酒佳肴的超级豪华盛宴,用酒一定很讲究。范仲淹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描写的是在大漠孤烟、风餐露宿的艰苦戍边环境中,也只能饮低档的浊酒消愁。

科技考古揭开千年古酒的神秘面纱,宿州市博物馆SZ3183汉代铜钫内液体为汉代清酒的残留物标本,为今后解读文物内涵、宣传汉代文明、研究古代酿酒技术提供了基础。

文/刘林

来源:文物之声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历史|八段锦:传承千年的健身之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散文 | 曹洪波:酒星帆影里的古镇会馆
河南文学杂志 2021-12-26
历史 | 灯火通明:古人的照明工具
文物说 2021-04-10
三星堆遗址“上新” 再揭古蜀文明神秘面纱 高科技助力考古发掘出土文物500余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20
中国考古团队在周代墓地研究发现东亚所知最早果酒
中国新闻网 2021-03-17
历史|丁帆:回眸千年长歌行,杯中晃悠的尽是“魏晋风度”
文学报 2020-12-27
沉睡海底千年的“黑石号”文物展开唐代海上丝路图卷
文汇报 2020-12-26
历史|异乡瑰宝,璀璨千年:遗失在日本的中国古代铜镜
门都飞了 2020-1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