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 中国8大最难懂方言,第一不是闽南话
乡土人文地理 2020-06-26 10:00

中国地大物博,名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名族都有自己的方言,语言学家统计中国各地的方言加起来不下于300个,在这些众多的方言中,以下是中国8大最难懂方言。

第8:山东话,晦涩难懂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第7:陕西话,古老华夏文化方言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

第6:苏州话,中国最“软”方言

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

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

第5、客家话,南宋就定型的方言

客家语言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纪才开始定名为客家话。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或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特别在中国国内,被认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但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在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

第4:广州话(粤语),传播最广的方言

粤语非常流传广泛,也称白话,不仅两广与港澳有在使用,在东南亚、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圣诞岛等地区的华人大部分都在使用粤语。大家在广东电台或者香港台听到的是标准粤语(广州话),对上字幕是比较容易学的,毕竟是标准粤语。

但粤语有很多地区性方言,普语对于两广人民来说都是难以听懂的,因为普语叽里呱啦不知道说的啥,跟广州话完全搭不上边。在广州等地呆一段时间你会逐渐明白并爱上这种吸引力强大的语言。

第3:闽南话,一辈子都听不懂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福建,广东海陆丰地区、潮汕地区,台湾等,潮州话跟温州话是公认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之一,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这些地区待上一辈子都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么来的,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我们最熟悉的该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句歌词了。

第2:江山话,非常古老的语言

江山话是指浙江省衢州江山市的方言,此外福建省浦城县部分人使用,是吴语的一种,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语言。与普通话不能进行直接交流。江山话词汇丰富,表现力极强,能表达许多普通话难以表达的意思,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与普通话、与其他方言不同的语音体系,这套语音体系基本接近中古汉语的语音体系,它的声母可以说与中古汉语基本相同,韵母相同的也很多,声调完全一样,所保留的入声字也基本相同。

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江山属于吴地,受吴语的影响十分大,其中夹杂了许多吴音。还有,江山的人口主要迁移于北方,因此在语音上还受到不同时期汉语共同语的影响。这些都导致了江山话是非常难懂的,在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第二。

第1:温州话,鬼子破译不了的语言

江浙一带的人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当然了,这里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只是说明温州话是多么的难懂。这里还有个典故:

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所以温州话在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第一,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长篇小说《平遥话》:一个中学校长写给故乡的史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0
关注|薛超伟:小说是诚实面对世界的一种方式
当代 2024-07-21
商汤发布粤语大模型 定价30港元/百万tokens
第一财经 2024-06-01
《一句顶一万句》再登国家大剧院,李光洁以河南方言演绎家乡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17
人艺版珠玉在前,港话版《天下第一楼》也“唔错”
北青艺评 2023-01-02
专栏|七个方言冷知识,原来如此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7
文学 | 王安忆:括苍山,楠溪江
收获 2022-08-05
拯救“濒危语言”需要更多制度配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