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6月2日发布消息,市委政法委10位下沉干部,到通州大营村下沉增援战“疫”,奋斗100多个日夜,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首要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政治、智力、资源三大优势及个人特长,为村庄构筑钢铁防线贡献力量,更为基层治理增能增效,书写干货满满的“下沉答卷”。
早上9点钟,王启亮着一身运动装走进办公室,额头上还有没擦去的汗珠,“刚和大哥大姐们排练完舞蹈,我们计划疫情防控形势再缓一点的时候,组织一场户外抗疫演出。”在站岗执勤的时间段之外,市委政法委的10名下沉干部闲不住:走家串户核查居家隔离人员情况,发放宣传材料;与村“两委”一起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常出金点子防范防控漏洞;还创造性地开播了 “大营春天——战疫进行时”专题广播节目,创办了一系列抗疫主题歌曲,有效提升了大营村疫情防控工作水平。
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他们更积极参与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中,拿起铁锹周周清理村内环境,上岗垃圾分类指导员,担任“最美庭院”打分员,策划并参与到村党支部建设……不当“过客”做“干将”,从“好邻居”变“新家人”,他们的努力,村民们也看在眼里。“对待工作非常认真,点子多,专业性强,接地气,对我们村的工作支持力度非常大。”一提起下沉工作组,党支部书记裴春兰和广大村民便会竖起大拇指。
市委政法委下沉干部不做“过客”,融入“疫”线促发展,更坚持“传帮带”教学,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为村里留下“带不走”的智慧。《关于加强大营村外地返京人员居家隔离监督管理的规定》《关于加强大营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这段时间,村民还发现,村里发布的规定多了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村里的各种事务更简单且更有力度了,疫情防控期间,有村民管不住腿,居家隔离期间还想着往外跑,村里讲究人情味儿,怎么能既不伤情面又立起规矩来?一封《违规处理决定书》就把这问题解决了。
市委政法委下沉干部坚持“双提升”,从村民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中找切口,唠着嗑给出法律建议,并引入培训、讲座等专业资源。同时,更“以陪代培”增强村两委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