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世界电影人在行动。4月22日,《今日影评》特别节目《命运与共》继续关注德国,云端连线对话德国编剧、制片人约翰·霍恩施迈尔与德国制片人约瑟夫·布兰德梅尔,关注疫情对于德国电影业的影响。
《今日影评·命运与共》连线中,约翰·霍恩施迈尔首先向观众报了平安。他透露,德国政府的防疫工作进展顺利,主要得益于德国人信奉的“实用主义”思维模式。目前,只有生活必需的行业及店铺才被允许在德国开业,不过人们仍可在遵守安全社交距离的原则下外出工作。“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居家办公,无论如何,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谈及疫情对电影创作的影响,霍恩施迈尔向《命运与共》坦言目前还没有创作计划,但已经有很多相关项目在筹备中。“如果我决定写点东西,或许会写我们从疫情中得到的教训,而不是病毒或者疾病本身。”在他看来,纪录片要比虚构作品的价值大得多。
今年年初,德国是最早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之一,而近来中国同样为德国送赠急需物资。对于中德抗疫合作,霍恩施迈尔向《命运与共》表示这次疫情中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合作、支持的理念。二月,德国刚刚举办了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及中国影人在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的出色表现,霍恩施迈尔坦言这些获奖影片都是中国电影行业表现力和多样性的体现。“德国观众喜欢那些能吸引住他们的电影,以及有趣的影片角色和敢爱敢恨的人物设定,还有那些能够带他们去陌生风景里徜徉的电影。”
柏林电影节期间,贾樟柯等中国电影人前往柏林参与了多项活动。对于贾樟柯“我觉得这个时候电影应该存在,电影和人民一起存在着”的表述,霍恩施迈尔在向这些奔赴柏林的中国影人鼓掌之余,也向《今日影评·命运与共》指出电影行业如果要与普通人产生紧密联系,“最好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理解他们,理解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并能通过影片和故事把他们的内心需求和真实生活反映出来。”
影院关闭,汽车影院重新成为很多德国人的选择。对此,参与《命运与共》连线的德国制片人约瑟夫·布兰德梅尔直言,尽管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前往,但现在去汽车电影院观影会是一个更有趣的体验,但电影院是无可替代的,“我坚信当电影院重开时,会有很多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希望能在大屏幕前观影。”此前,布兰德梅尔曾到中国参加丝绸之路电影节,他也向《命运与共》表示中德电影界可以在良好交流基础上更上一步。“在这个艰难时刻,我也不会忘了我的其它国际友人,尤其是那些身在疫情更严重国家的人,我希望他们都健康,我们会努力度过这个难关。”
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