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美味之作”《食为天》,作家王族用笔记录了在新疆生活20年所见过和品尝过的当地特色美食。书中有羊肉串、拌面、抓饭、大盘鸡、烤包子、手抓肉、烤全羊、薄皮包子、哈密瓜、葡萄干这些人尽皆知的美食,亦有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饮食如平锅羊肉、缸子肉、椒麻鸡、冬拜吉干、馕坑肉、沙尔阔勒等。这本书注重人与美食的关系,尤其着力呈现了人因为美食发生的命运变化,以及美食在变化中的固守或嬗变,希望能够表达美食和一块土地共同的演变,亦希望展现美食坚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民以食为天的内涵。日前,作者王族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记者:《食为天》是一本很有风味的书,能否分享一下创作的初衷及其过程?
王族:几年前的一天,乌鲁木齐下了一场大雪,我在家闲坐,想起20余年前在南疆吃烤羊肉串时,满10串可奖励1串,谓之“烤肉奖金”的事情。如今吃烤羊肉串,已没有了烤肉奖金一说,但这件事却让人感到温暖。当天兴之所至,写下《烤羊肉串》一文,才发现虽然谈的是饮食之道,但对自己经历的认知已经变得透明。数日后兴致渐浓,遂尝试写了《烤包子》《拌面》《抓饭》等。冷静思量,觉得能从记忆中掏出不少东西,遂产生了写一本美食书的想法。整本书写了半年,其过程正如袁枚所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食之新疆美食近30载,其味道与形式已烂熟于心,此次写下这本书,是交代,亦是总结。
记者:是否统计过《食为天》写了新疆的多少种美食?
王族:一共写了80种,涉及肉食、蔬菜、面食、瓜果、干果、酿制、茶点、调味品等近十类,制作形式有烧烤、炖煮、红烧、火焖、风干等。有一位朋友说,这是第一本新疆美食的文学类图书。
记者:您认为新疆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是什么?
王族:新疆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肉食有烤羊肉串、馕坑肉、手抓肉;面食有拌面、拨鱼子;饼类有馕、烤包子等。新疆肉食的制作方法与众不同,譬如新疆人用蛋清、皮芽子(洋葱)等腌羊肉去膻味;用马的肠衣装入精选的马肉,做成马物子;用馕坑烤出的馕、烤包子、馕坑肉等,无论形式还是味道都非常独特。可以说,肉食是新疆食物的半边天。
记者:谈到西域会让人们想到游牧,《食为天》包含了游牧民族沿袭的悠然滋味吗?
王族:各民族在游牧生活中就地取材、独自创造了不少极富营养的食品,有的甚至是刚刚取自大地,又让其回到大地制作成食物。譬如用羊肚子装入羊肉,埋入大火烧好的炭灰中焖熟,既好看又好吃。有很多食物从不借助烹饪器物,完全借助大地即可做成。在牧区有一句话说,只要有三把小东西,就不会被饿死,那三把小东西即是一把小刀、一把火柴和一把咸盐。人们在放牧中用小刀宰割羊肉,用火柴生火炙烤,然后洒上咸盐便可食之。农耕民族把种地称为从土里刨食,而游牧民族则在土里烧焖肉食,二者殊途同归,都有生存活命的道理在里面。
记者:您说自己到了新疆后,是以一个模仿者开始生活的,如何理解您所说的“模仿”?
王族:新疆的美食有一个特点,即人人都会做,而且食用方法也多年不变。吃新疆美食,除了可以体会到地域和民族特点外,还可感受到其独特的制作风格。譬如拌面,其率真、直爽、豪放的气势,一端上桌便扑面而来,再加上免费加面,吃完后喝面汤的“原汤化原食”的习惯,都能让人体味到食物的清晰脉络,亦会不知不觉被吸引。我发现,一个人到新疆后长则一个月,短则三五天,就会主动去适应当地饮食。这就是我所说的“模仿生活”,当然,我更愿意将其视为教育、引领和启发。
记者:书中引用了不少新疆谚语,读起来很有意思。
王族:谚语是最短的文学形式,亦是最富诗意的口头传播信息。谚语多在民间流传,是一种民间律条。谚语最大的价值,是可以不停地供人们复制使用——某个人说过的一句谚语,有一天会被另一个人想起,他想起的一刻其实就是顿悟的一刻,而顿悟之后,必然会有意识地改变观念,或自觉统一行为。谚语至今仍然沿袭古老的方式,多则两句,少则一句,但正因为它质朴、明快、工整和直接,会让人在瞬间清澈,然后获得认知。同时,谚语的基本作用是教诲和指引,帝王治理社稷,会因为民间的一句谚语深明大义,而贩夫走卒,同样也可以用一句谚语总结世界。
记者:有人说,在历史上有不少蔬菜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并扎下了根,您对此怎么看?
王族:蔬菜名字中带有“西”“胡”“番”字的,有些是有历史记录的,譬如石榴和苜蓿,是张骞出使到大宛时带回的,至于西瓜、西芹、核桃、番茄(西红柿)、胡椒、胡萝卜、番薯等等,确实有人坚持“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说法。这里面有一个原因,即西域处于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织,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互相融汇,作为蔬菜和食物,自然汇入了这一流动潮流。有一点不容混淆,即流动的物种并非都产于西域,有的则产于西方,经丝绸之路到了西域,然后又传入了中原。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时候在食物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