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个罕见的暖冬,今年纽约州的春天提前了整整一个多月,往年三月底才开的番红花,二月中旬就在我们家后院草坪上铺得满满当当。
经常光顾我家草坪的一家鹿,在女儿生日那天,也跑来凑热闹。其中有一头牝鹿,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吃着草,她的左前腿似乎骨折了,一直蜷曲着不能用,看着令人心疼。
两年前曾经有一头小鹿,看上去是被车撞坏了,瘸着后腿,我们本来以为他活不长久,但后来他完全痊愈了。于是,我们对这头牝鹿的自愈能力也很放心。
那时候,国内的抗疫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全球的局势也开始每况愈下,伊朗和意大利领先爆发;女儿生日第二天,美国出现第一例新冠病逝者。
疫情在美国爆发,已经不再有是否(whether),而是早晚(when)的事情。
超市用充足货源告慰居民:莫要慌张,不必抢购,无须囤积
面临危难时,到底该囤点儿啥,一直是个重大人生思考题,国内外人民给出了非常不同的答案:国内朋友说大家普遍囤食物,而国外很多地方,大家都跑去疯抢厕纸。
我们家的后勤采买,一直是先生负责,而他一向都秉持一口气多买、买够(不知道“够”的标准是啥,但我们家从来都是厕纸大户),因而他对超市厕纸告急这件事,反应有点滞后。直到我俩进行一周一次大型超市购物的一个周日,发现厕纸货架空空如也,他才知道抢购的事情。
于是他回家放下蔬果菜品,转身去了他平日爱逛的大型五金店,又充实了一下我们家的厕纸小货架(美国五金店也卖厕纸)。
抢购潮开初,美国超市蒙圈儿了,货品告急、人手告急,世界末日临近感上身…… 不过,他们很快醒过闷儿来,开始采取应对措施。比如,我们家附近有一家大型超市,专门为拉丁裔居民提供拉美饮食原料,我们也喜欢去,因为能买到很多国家的食材。有一天,先生去那家超市买东西,回来说,有几个通道,购物车几乎寸步难行,不是人满为患,而是堆满了货品,尤其是拉美人的主食——各种豆类,大口袋包装,堆得满坑满谷。
先生说:想必超市是用这种方法告慰居民:莫要慌张,不必抢购,无须囤积,我们供货充足,大家尽管放心。
再后来,各大超市出台“老年人优先”政策,每天早上开门第一个小时是老年人购物专场;媒体、社区和公益组织也呼吁年轻人行动起来,为老年人义务送货,大家一起保护在这场疫情里最高危、最弱势的群体。
老年人购物专场
启动《玛蒂尔达法规》,保护羸弱群体
国内疫情最紧张时期,多家店铺口罩全部售罄,先生发现家附近美国当地品牌的五金店还有几盒口罩,就跑去买断,凑齐100只,寄给国内。
国内亲友说:不用都寄给我们,你们也留一些吧,将来或许用得着。
我们认为他们更急需,就全寄走了。而且,当时看国内抗疫的声势,觉得或许病毒被就地歼灭,我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事实证明,我们太天真啦!病毒无国界,疫情跨洲行,很快,全世界人民都在同舟共济状态下,而戴不戴口罩,也成为一个话题焦点。
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一直说不必戴口罩,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口罩戴的方式不正确,对防范疾病来说,反而会适得其反;二是医务人员更需要这些物资,请把医疗物资留给前线的战士。
3月7日川普总统宣布美国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和3月13日纽约州州长柯莫宣布纽约州进入“全州紧急状态”之间,我跟着两位来自德国的老师,开车进纽约市参加他们举办的工作坊。有一位学员戴着口罩来,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不过我们能看出来,他对口罩感觉很不舒服,而且在发言讨论和茶歇期间,他都需要把口罩拉下来,说话、喝茶、吃东西,那么就难免会触摸他的脸部皮肤,而美国专家一直倡议大家避免用手触碰面部。
国内亲友再次问:要不要给你们寄口罩?我们说不必了,美国能买到。
我们确实也买了,也一直紧密关注美国专家的指导,同时密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三月初去华人超市,看到收银员有戴口罩的,也有不戴的;顾客基本都是亚洲面孔,没有戴口罩的。
三月中旬,又到了我该理发的时候,而我的御用理发师在纽约市唐人街。每月一次,我乘坐长途公交、转乘地铁,再走路到他供职的理发店。这次,公共交通风险太高,于是让先生开车带我进城。当时,纽约已经关闭所有饮食行业的堂食服务,仅留外卖;幸运的是,这家理发店还开门,我跟店员们交谈了一下,他们说必须出来做工,否则“手停口停”。
三天后,纽约州新冠病例超过七千,州长签署《暂停》令(保证全体统一安全政策),关闭全部“非必须”营业,理发店自然也在其列。
州长同时也启动了《玛蒂尔达法规》,其实就是“老年人保护条例”——他用自己年事已高的妈妈的名字来命名这套法规,专门针对羸弱群体(70岁以上老人、免疫力不足人群、健康状况欠佳者),督促这些人,当有他人在场的场合,须戴口罩;探访他们的人,亦须戴口罩。
对纽约市来说,闭校是一个极为艰难的决定
美国是联邦分权制度,每个州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国,在遵守宪法和联邦法规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州的情况来制定政策;每个州有多个郡,每个郡也都会颁布自己的政策和规定。
我们一家四口人,却身处三个州的教育管辖:儿子在宾州就读一所私立文理学院,女儿在新泽西州就读公立高中,我和先生一直参与地处纽约州的华德福学校事务。
宾州的大学最先开始就新冠疫情与家长频频沟通:学校里有中国留学生,有人曾经疑似感染。三月中旬是学校春假,那之前学校的决定一直随着疫情的发展而变化,放假前三天终于决定暂时闭校,原本说四月初返校,后来改为本学期不再开学,学生们通过网络上课、考试。
女儿的高中几乎在同时接到所在郡教育局的通知,本郡全部学校关闭,时长从开始的两周延长到目前的未知。女儿早早预定三月中旬参加美国高考SAT,也被取消了。
华德福学校是这三处最后一个决定闭校的,不过事先所有人都明白:闭校势在必行。
但是对纽约市来说,闭校却是一个极为艰难的决定。
纽约的公立学校
纽约市一共有1800多所公立学校,聘用75000名教师,为110多万名学生提供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是全美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这些公立学校还肩负着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责,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占70%的比例),还有多达十几万的无家可归学生,提供免费校车、午餐和照看。纽约市公立学校轻易不关门,其他学校在暴雪天会闭校,而纽约市公立学校往往在暴雪天依然开门,因为很多孩子就指靠学校提供的免费餐食和暖气。
在其他州的学校都纷纷闭校时,纽约市长还在坚持不闭校;在全市公立学校出席率降低到68%的时候,纽约市长依然坚持不闭校。他在电视采访里说,我们有十几万贫困孩子、几十万基础服务业家长的孩子,关了学校,让他们怎么办?
3月15日,纽约市长痛心疾首地宣布,全市公立学校闭校,他说“这是我一百万年都不可能想象得到、不得已要做的事情,是公立教育系统‘肝肠寸断’的时刻”。
纽约市长每天的新闻发布会
3月23日,纽约市公立学校进入“远程学习”模式,但还有几十所校舍开放,照料公立医院工作者、急救人员(包括救护员、消防员、警察、军人等等)、公交系统职工以及其他需要帮助人群的孩子们。需要免费餐食的孩子,也给他们安排了数百个地点领取食物;没有电脑的孩子,可以借用笔记本电脑;无法上网的孩子,市政府也会尽快协助联网;另外还在安排的,是为纽约市公立学校体系里20%的特需儿童提供适当的照料和教育。
纽约市公立学校的困境不是独立的,全美公立学校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疫情已经导致全国四万六千多所学校关闭,影响了两千一百多万名学生。美国的一项“全国学校午餐计划”每天为三千万名孩子提供免费午餐,“学校早餐计划”为一千四百万名学生提供免费早餐,“儿童与成人餐食计划”照料到六百多万儿童。
公立学校的免费午餐
我最喜爱的脱口秀主持人们,都纷纷改为在家独自录制节目,日更的笑谈中,不忘记呼吁大家为各类公益组织捐款,帮助最容易被危难击垮的弱势群体,其中包括“不让任何孩子饿肚子”公益计划。
灾难临头,第一时间保护好老弱病残,是文明社会的标尺。
伤会痊愈,花仍盛开
在纽约州进入“就地避难”状态后,所有休闲娱乐场所都关闭了,那么人们只有一个地方能消遣:大自然。我们居住的地区依山傍水,有占地将近五万公顷的Harriman州立公园自然景区,很多纽约人开始涌向这些地方。
Harriman州立公园
女儿参加了学校田径队,闭校后,自己每天坚持训练;晴朗的天气,我们会去地广人稀的户外场地,让她跑步。一路上,可以看到黄色的连翘和水仙、紫色的番红花、白色的雪花莲、粉色的报春花。春天,在悄无声息地绽放。
今天早起,发现外边下雪了。大片的雪花落到绿油油的草坪上,白雪再次覆盖了一切,气温也从前几天的双位数降到了个位数。
新闻里,卫生部长在警告大家,今后几天,疫情会恶化,一定要重视起来。
鹿儿们又来了,那头牝鹿的伤,已经痊愈了,她可以正常地奔跑、跳跃。
来我们家门口的那只受伤的牝鹿
文/Hannah
约稿编辑/肖榕
编辑/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