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殷宝滟送花楼会》,写的就是一场表演性爱情。
1940年傅雷夫妇与成氏三姐弟合影。(前排右一:傅雷,后排中:朱梅馥;后排左一:成家和,右一:成家榴,前排左一:成家复。)
“殷宝滟”是张爱玲的同学,原名成家榴。
俩人在学校时并不亲密,忽有一天,成家榴捧着一束花来找张爱玲讲述自己的故事。 “她愿意要我把她的故事写出来,我告诉她我写的一定没有她说的好——我告诉她的。”
这句话貌似谦虚,实际上是免责,张爱玲已经打算货不对版了。当成家榴还沉醉于自己的剧情中时,她已经敏锐地看出,这个美貌的女同学,不过是在表演爱。
张爱玲笔下的故事就成了这样:殷宝滟是校花,学校演艺会上最出风头的女主角,追求她的人很多,她却与一个古怪、贫穷、神经质的罗先生(原型傅雷)谈起了恋爱,而且他还有太太。
但正是这些障碍,使得这爱情更加安全,“我再没有男朋友也不会看上他吧”,她只要享受他的恋慕就好了,跟他谈谈半真半假的恋爱。他的情书写得很动人:“在思想上你是我最珍贵的女人,我的王后。我坟墓上的紫罗兰,我的安慰,我童年回忆里的母亲……”
但他亲到了她的嘴,又有别的指望,这让她感到羞耻以及害怕,好在还有他太太这一道天然屏障,她可以扮演一个因为良心不安而不得不和他保持距离的情人,忧伤的,绝望的,同时须发无伤。
“殷宝滟”泪水汪汪地跟张爱玲说,她怕伤害到他的妻儿,才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他有三个小孩,孩子是无辜的,我不能让他们牺牲了一生的幸福罢?”
“太阳光里,珍珠兰的影子,细细的一枝一叶,小朵的花,映在她袖子的青灰上。可痛惜的美丽的日子使我发急起来。”片刻入戏的张爱玲说,离婚家庭的孩子也不见得不快乐,而且你就算什么都替孩子打算好了,他们将来也有可能过得不好。
殷宝滟想了半天,终于掏出一句肺腑之言:“不过你不知道,他就是离了婚,他那样有神经病的人,怎么能同他结婚呢?”
“我也觉得这是无可挽回的悲剧了。”
更大的悲剧是,张爱玲按照她的理解,而不是殷宝滟的期望写了这个故事,“是她要我写的”,但她也知道“不过写得那样,伤害了她。”
我倒是能理解张爱玲的狭促,我有过类似遭遇,许多年前,萍水相逢的女子,知道我是写文章的,特地找我讲她的爱情故事。泪水亮晶晶地窝在眼里,她食不下咽,讲她和初恋男友如何失散在人海、多年来相互苦苦寻觅付出各种代价。
火锅里的水烧干了再加,能闻到隐隐的焦糊味,我饥肠辘辘地听着,不敢有片刻分神,却也疑窦暗生,感觉有许多细节不可推敲。我自省是不是也有点羡慕嫉妒恨呢?我自己以及大多数人都不曾经历过这样的爱情,我无法不怀疑,她找我这么一个陌生人倾诉,只是因为不肯锦衣夜行,她需要观众。我有一点点不开心了。
就在那之后没多久,我看到她和另外一个男人在一起,不像她描述的那个人。“我找了个大学老师。”她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得意地告诉我,她换了戏路,依然是拥有伟大爱情的女人。
想想是有点可恶的,为什么认为我是个能够将所有狗血剧情照单全收的观众?难道我看上去智商不太高的样子,或者是一个对爱情缺乏了解的女人?这且不说,只说爱情不就是一种情感吗?为什么在许多人眼里,它还像一枚勋章?意味着许多荣耀,假如有,就要把它别在最醒目的地方,假如没有,就去制造一枚赝品?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爱情有它的公共性,它不只是两情相悦,还是自我成就的捷径,琼瑶小说总是在告诉我们,爱情是人生的最大意义,“此生只为一人来”,不管人生多么无聊,只要有一个人将你从人海里指认出来,那么你的人生便从此与众不同。
还有比这更省事的自我成就之道吗?相形之下,其他路途多么漫长曲折,不管你是想成为一个诗人还是一个科学家,或者仅仅是一个敝帚自珍的普通人,都要付出努力,忍受寂寞,也不见得就能成功——假如你缺乏天分或是那么一点好运气。
爱情却能够让你一蹴而就,化腐朽为神奇,站在某个制高点上俯视芸芸众生:他们不像我这样,拥有着被爱情照耀,被爱情点石成金的人生。
如今传媒发达,我们还能有幸看到明星们的爱情表演。过去的这一年,我们和向太大张伟们一起观瞻了郭碧婷和向佐的爱情点滴,对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耳熟能详,然而向佐以及他的作品,似乎并没有像他们期待的那么红,不过比起何猷君和奚梦瑶,他们还算佛系。
何公子和他的小明的爱情与婚姻声势更为浩大,生子之后还写下了大篇的心路历程,虽然每一次行动都惨遭群嘲,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要的是存在感而不是美誉度,起码现在何公子可以舌头不打结地说出“长孙”二字了。
正因为表演爱情可以带来这样那样的好处,分手时也要给公众一个交代。有人是展现温情款款,比如马伊琍和文章官宣离婚时,一个说“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另一个说“吾爱伊琍,同行半路,一别两宽,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两个人之间的话,为什么要说给大众听?不过借此平安过渡,抵消掉离婚导致的商业价值的下滑。
也有人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撕破脸,“双宋”的互相甩锅,李国庆和俞渝深夜互撕演绎狗血权斗戏……曾经拥抱的手臂,现在用来互相打脸,他们假装互相喊话,其实是争取更多观众,寸土必争,绝不退让。
当爱情被赋予了这么多的诉求,就会变成一个很夸张的东西,要邀请很多观众来到自己的剧场,关照那么多的目光,为最佳剧本殚思竭虑,然而终究不免荒腔走板。
只有无所求的爱情,才能够去除表演性,在时间的拐角,猝不及防地遇到一个人,你被某个细节打动,又或者,连具体的细节也没有,只是那种“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你的内心风起云涌,却又不足为外人道。
它同时也还是日常的,未必有眼泪、热吻,台词一样的对白,无法编织成跌宕起伏的情节。也许只是内心的碎碎念,在吃饭睡觉劳作的同时如影随形,可是因此它是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的,像是在隐蔽处看自己的珍宝,格外光芒璀璨。
不必总把自己的爱情拿出来给人看,你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有什么样的爱,而不是有了什么样的爱,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毕竟,能成就我们的,只有我们自身,不是从内心生长出来的爱情,终究是身外之物,即便你曾经以它骄之众人,那种单薄的感觉,不能给人深刻的体验。
表演爱情,是对爱情本身的一种冒犯,习惯了表演性爱情,就会与真正的爱情有隔,像是习惯了鸡精的重口味,吃不出食材的真味,《倾城之恋》里范柳原说的:“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着迷于表演爱情的人,会失去抓取真爱的敏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闫红和陈思呈,作者闫红
编辑/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