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重庆进行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排练,五名不同职业的普通人,在之前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情况下,互相配合完成了“一个人的乐队”表演。而之所以称为是“一个人的乐队”,是因为这五名表演者都是一位外国友人的器官受捐者,身上有不同的器官来自于这位外国人。捐献者菲利普来自澳大利亚,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年轻小伙,他来到中国教书,但后来不幸病逝,器官捐献给了五个中国人。受捐者有医生、农妇、销售、司机,为了完成菲利普的音乐梦,素未相识的他们组建成了“一个人的乐队”,从零开始学习音乐,参加公益演出,希望将菲利普的爱心传递下去。
年轻小伙病逝后 器官捐赠给五个人
据重庆市红十字会介绍,2018年5月9日,重庆西南大学一名外教老师——27岁的澳大利亚青年菲利普因病抢救无效去世,来自异国他乡父母在悲痛之余,尊重儿子生前的意愿,作出了自愿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
在重庆市红十字会的协调和全程见证下,菲利普成功捐献了1枚肝脏、2枚肾脏和1对眼角膜,挽救了3位中国人的生命,让2名中国人重见光明。菲利普的父亲Peter David Hancock曾经说,“菲利普是我们家最小的儿子,也是让我们全家最骄傲的孩子,让我们感到最自豪的是看着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然后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他说,菲利普一直是器官捐献的倡导者,在澳大利亚他早就已经是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得知捐献者情况 器官受捐者们想帮其圆梦
“去年8月份的时候,重庆红十字会联系我,我才知道,原来给我捐献肝脏的是一位外国朋友。”受捐者伍俊(化名)1月13日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2018年,他因为肝硬化接受了匿名器官捐赠,到了2019年红十字会联系后才知道真实情况。另一位眼角膜受捐者陈贤军(化名)说,他当时接到红十字会的消息,了解到具体情况后,觉得非常惊讶,完全没有想到对方是一位外国人。
菲利普生前喜欢音乐,组建一个乐队一直是他的梦想。为了实现他未完成的梦想,重庆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联系了5位受捐者,告知他们这个年轻小伙子的梦想,征求他们的同意,组建一个特殊的乐队,圆捐助者音乐梦,通过音乐将菲利普的爱心传达给更多的人。
陈贤军对北青报记者说:“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大家一起把这个事情办好,把菲利普先生生前最爱的音乐展现出来,帮他完成他的音乐梦想。”
在音乐人指导下 五人从零开始练习
“我们从去年八月份到现在聚了3次,一起练习,有专门的音乐人指导我们练习。”负责吉他的伍俊和负责贝斯的陈贤军告诉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由于5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平常都要忙着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聚一起进行音乐练习。而且,5个人之前都从未接触过音乐方面的学习和工作,在专门的音乐老师带领下,从头开始学起,并在老师教导下一起练习。
伍俊说,最近一段时间,他打算把歌曲《重生》和《感受生命》练会,平时会抓紧时间练习,“没有感觉练习音乐是一件特别累的事情。”
另一位受捐者陈景钟(化名)对记者说,他在乐队里负责手摇铃,现实中的职业是一名医生。为了更好完成演奏,平时在工作之余,他回家后也会练习,每天大约练习2个小时。
1月12日,乐队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三次排练。伍俊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看来,练习成果还不错。伍俊说,“只要需要我们,我们会把菲利普的爱传递下去,也要把中国的器官捐献宣传下去。说实话,我每次请假来参加排练都要扣奖金。但我们还是要这项工作做下去,并且要做好。”
受捐者身体恢复良好 希望参加更多公益演出
左肾受捐者茉莉(化名)在乐队里负责沙锤,曾经患肾衰竭的她通过医院接到了匿名捐献消息,当时就很感谢这个帮助自己的好心人。茉莉说,在她参加乐队后,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完成菲利普的音乐梦。
右肾受捐者陈景钟对记者说,他现在的身体情况很好,已经能够正常上班,基本没什么后遗症,因此特别感谢菲利普先生的捐献。
眼角膜受捐者陈贤军向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受捐情况,“之前我是因为眼角膜坏死才接受了器官捐献,换了眼角膜之后,眼睛的状况好的多了,但是和之前没生病的时候比状态还是差一点的。2017年的时候,我去医院咨询了眼角膜捐献的消息。等了一年左右,就是2018年,医院就打电话给我说,现在有了捐献者。”
肝脏受捐者伍俊告诉记者,他现在身体的所有检查指标均正常,而且感觉现在的状态比正常人还要好。
提到“一个人乐队”之后的发展,陈贤军说,大家都想把菲利普的这种爱心继续传递下去,五人共同努力,学习菲利甫喜欢的音乐,多多练习,参加更多的公益演出,在帮菲利普圆梦的同时帮助更多的人。
实习记者 李紫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琳琳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