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首颗太阳系外行星确定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名字:羲和/ 望舒,而为其起名字的是几名高中生。命名结果说明会12月21日在北京天文馆举行。
每当新的系外行星被发现时,天文学家给其起的编号通常由数字+字母构成,一般是在其母恒星编号后加b,c,d,e…来表示。天文学界和公众一直希望能够给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起一个专有名字,就像太阳系内的一样。因此,今年正值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成立100周年,IAU发起了“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全球活动,为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命名一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机会。来自112个国家或地区的数十万人参与了对各自分配的共112颗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的提名与投票,IAU刚于12月17日在巴黎召开了命名结果发布会。
其中,分配给中国(内地)命名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玉娟、赵刚等于2008年发现的围绕K巨星HD173416运行的类木巨行星HD173416b。这颗来自遥远的天琴座的行星,是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第一颗系外行星,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天文进展。
命名活动于今年6月启动,到9月下旬共征集到有效命名提案共67份,来自全国大中小学、天文爱好者团体、天文学家和资深天文爱好者。经过国家/地区委员会的整理与初选,和其后的专家终选评审、数万名公众网络投票,11月上旬最终选出一个胜出提名和两个备选提名并上报给IAU核准。经IAU核准,由广州第六中学天文社提出的提名胜出:这颗系外行星定名“望舒”,在中国神话中意为“为月亮驾车的女神”;其母恒星也有了一个新名字:“羲和”,意思是“太阳女神”。
广州第六中学天文社代表、高二学生许翊芃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羲和”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而“望舒”也被当做月神,他们选择这两个名字的原因是它们既有中国传统特色,也象征着探索精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