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教授推出随笔集 用文字记录生命“踪迹”
中国新闻网 2019-11-16 13:28

“文字,是一种记忆的形式,也是一种找回人类自我的媒介。”11月14日下午,《踪迹》新书分享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红艳与在场的师生们分享了她用文字记录人生中的思考。

《踪迹》分享会 任思雨 摄

《踪迹》是一本个人随笔集,作者李红艳曾担任编辑记者5年,出国留学5年,如今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系主任、教授。她在书中这样写道,“专业研究之余的思考,是一种癖好,而随手写下思考的碎片,则是一种不可戒掉的文字瘾”。

也是在这种“文字瘾”的驱动下,作者于繁忙的工作之外记录下了自己多年来求学、生活与工作的感悟,《踪迹》分为上下篇,上篇是作者对于人生的点滴记录,包含艺术随笔、对家乡的情感、以及读书学习、教书育人时的思考,和游览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的感想等等。

会上,读者们分享了许多印象深刻的书中段落。例如,在《乡村教师30年:我的父亲母亲》中,李红艳老师在回忆父母教学经历时反思,“乡村教育,其本质究竟是什么?……乡村那些淳朴的情义,理应呈现在乡村教育中的德性力量,却逐渐消散了或者被驱逐了”,她想起父母帮学生热饭菜、调节家庭矛盾、把学生视作干儿子、干女儿的场景,“有时候,我在想,乡村教师的力量到底在哪里?实在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好好反思。这种反思关乎着城乡关系,也关乎着教育的理念与变革问题”。

再如,由聚餐时的南瓜饼联想到对家乡悠远的怀念,在物质不很丰富的时代,南瓜曾是每日必备的蔬菜,“它像我的兄弟又像我的朋友,合着我的节奏一般地长着”,继而回忆起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温馨场景,“它所携带的黄土地的色泽和拥有的贤良品格,在我经历过的每个时段的生活里都留下了无限的痕迹和无穷的创意,并使你幻想着个体历史和那个时代的温馨和风情,以及那长满芦苇的河岸”。

李红艳在序言中写道:“个体的记忆虽然是活生生的,但通常潜藏在难以描述的状态中,充满了私人化的特征。唯有文字描述的生命记忆,携带着个体的记忆,积淀着岁月的无情与有情。”

她坦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文字就像是一种为了完成任务的神秘的代码,使用这些代码也不过是为了那些“业绩”,至于“业绩”和生命感悟有何关系,几乎是被搁置起来的,甚至是完全漠视的。

但前几年,一次生病又康复的经历让她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从那一刻开始,她发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交通工具上也没关系,只要拿着一本书,马上一秒之内就可以看进去,心平气和,淡定愉悦,文字像是从“代码”中“回神”,同时“回神”的,还有对于个体生命的重新思考,“要按自己的节奏去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

在书籍的下篇,则收录了作者从事媒体工作时对多位知名学者的采访书稿,例如张岱年、季羡林、饶宗颐、邓广铭、任继愈、李学勤、周汝昌、叶大年、冯骥才等等,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其中,对于叶秀山先生的几篇怀念文章格外感人。

“看完书,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李老师”,“这是一本能让人静下来的书”,分享会上,很多读者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这样的感受。作家、散文家、中国茶文化学者徐晓村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踪迹》内容,他谈到,写散文重要的并非材料的组合,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情绪,故曰“气盛言宜”。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丛晓红也说道:“能把这些普通事物描写地如此温暖有趣,说明作者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作者这种生活态度很值得学习和效仿。”

文/任思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生活|随时随地,用文字记录生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5
讲座|用文字重逢大地上的亲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讲座|用文字重逢大地上的亲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感悟|人如何看清自我,看懂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千丝万缕的联系?水木丁最新随笔集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2
艺术|罗衣首部随笔集,Z世代关于自我、生活、女性、世界、艺术与美的思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8
中国农大与密云区打造升级版红色“1+1”行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6
生活|学者汪民安思想访谈与随笔集,将哲学放回生活的坐标系,让思想具体地着陆于日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6
中国农大实施“8+2”行动计划 服务强国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