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朝阳区豆各庄一建筑工地发生工人坠井事故,工人双腿被埋压,周围不断有水渗进,情况危急。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豆各庄中队接警后,立即出警。在客观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消防队员用双手将工人从淤泥中挖出,将其救生成功。
8月10日中午12时57分,豆各庄中队接到警情,豆各庄地区171中学东门外30米处的北京宣武华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工地上发生工人坠井事故。报警人称,现场工地一名工人坠井,双腿被水泥板块埋压,周围不断有水渗进,只有头部在外保持着呼吸,现场情况十分危急。
中队指战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到达后,指挥员派出一名消防员利用梯子第一时间下井勘察现场情况,询问被困人员身体情况,并进行简单包扎。
此时,被困人员身体已经多处骨折,如果救援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男子失去意识;而且深坑周围的土质松软,随时都有二次坍塌的危险,水还在不断往救援部位渗透,情况十分危急。
整个救援任务必须争分夺秒,身经百战的消防员们都知道,如果水泥板不移开,救援任务将十分困难。最后决定由战斗班长李卓利用挖掘机、吊车将石头吊起。
由于整个井内淤泥很深,救援人员进入淤泥中行动十分不便,男子身上的水泥板被吊走后,身体除头部外已经完全没入淤泥中,中队救援人员只能用双手刨去男子周围淤泥进行救援。在中队指战员的不懈努力下,男子身体周围淤泥渐渐被刨空,救援人员利用担架将该男子送出井外。
男子被救出井后,立即送上急救车进行急救,中队指战员在得知男子没有生命危险后,这才放心离去。
消防员徒手挖了两个小时 手部被划出二三十个伤口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事发现场救援的视频,坠落在井中的工人由于双腿被一个较大的水泥块埋压,污泥已经淹没到他的颈部,随时都有窒息的危险。旁边的其他工友用手托着被困工人的下巴,还有人试图用力将水泥块推开。
由于被困者一只手臂受伤,下井救人的消防员先是为被困者进行简单包扎,然后和一名工友一起用手刨泥,先把水泥块周围的污泥挖开,最后才把水泥块移开。
据了解,冒险下井救人的消防员为朝阳消防救援支队豆各庄中队战斗班长李卓。李卓向北青报记者回忆了救援的一幕。
李卓说,8月10日中午12时57分接到报警电话后,由于距离比较近,他和几名消防员在5分钟内赶到。北青报记者和他进行了对话。
北青报:赶到现场后,你看到了什么?
李卓:一名工人正在井底等待救援,他的脖子周围都是污泥,腿部被一块三四百斤重的水泥块压住。由于刚下过雨,井壁的周围还在往下渗水,而且周围的泥土也在不断往下落。
北青报:这种情况你们如何下井救援?
李卓:情况危急,容不得多想,我是战斗班长,所以我想着先下井看看井下的情况。
北青报:井下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李卓:井深四五米,我顺着梯子下到井里发现,里面全是淤泥,对我来说根本无法像陆地上救援一样正常移动,拔不出腿。
北青报:这种情况就需要先清理淤泥了吧?
李卓:我就先用桶把井里面的水清理出来一部分,防止水位继续上涨,然后清理井里的淤泥。这个清理工作进行了两个小时。
北青报:我看到那个水泥块周围全是棱角,你怎么保证自己不受伤呢?
李卓:在救人的时候,为了防止被割伤,刚开始我戴着手套,可是这样挖泥的时候不太方便,所以只好将手套摘掉。等救援结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双手有二三十个小口子。
北青报:是你一个人一直在井下吗?还是有其他人可以替换你?
李卓:因为井下活动空间有限,其他人要是下井之后,肯定还需要重新熟悉现场情况,这就可能延误救人时机,所以我就一个人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北青报:被救的工人伤情如何?
李卓:我先是将那个水泥块绑在挖掘机上,等完全可以将水泥块固定之后,将这个重物移了出来。工人被救出后,他的腿部伤情较重,被等在一边的120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孙政洁 董振杰
编辑/白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