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至14日,第58届米兰国际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如约而至。学设计、做家具的必修课,好生活、鲜创意的捕捉地,全球家具贸易交融互通的集散地,无论人潮汹涌中有多少心愿和目标,米兰国际家具展几乎毫不费力一一承载。独创性、远见、创新、持久卓越、情愫,2019年的主题词勾勒出更加丰盛的面貌。在主办方特别呈现的宣言里,“天才”被首次加入,指向“创造力和有才干”,这当然是超级自信的表现。
在横跨设计、经典、奢品的三个风格类别中,来自全球的超过2400余家参展商精彩纷呈。在逛展过程中,北京头条特别甄选了部分品牌,分享好故事,品鉴好设计。
米兰展22号馆,以“共生”为题,中央美术学院“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首次亮相,在18位学生的作品演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新生代设计对于当下与未来的探索。
此次展览中,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呈现了课程中的几个案例,其中有一部分案例关注的是传统手工艺人与当下生活方式的共生关系,另一部分是通过重新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发现新的可能性,实验出新的视觉、触觉、功能。几位设计师表示,“在科技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的今天,我们更加关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生态文明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念。重新认识传统材料与工艺,发掘友好生态循环模式是我们教学中探索的课题。”
作品名称:水母凳
作品材质:榉木、不锈钢
设计师:曾达
导师:萨日娜、李志泉
水母通过收缩外壳挤压内腔的方式从而进行运动,运动的过程会产生收和缩的两种状态,而这两种状态会产生体积变化。把这种自然界之中非常独特而生动的形态运用到折叠凳上,我借代了水母的这两种状态的造型,进行分析和解构,同时运用了中心折叠的结构方式,给人通感的效果。这样的结果不仅让椅子能满足人们基本使用,在功能上起到了节省空间、方便携带的作用,同时还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能参与思考参与讨论的一个兴趣点。
作品名称:100%竹挂钩
作品材质:新鲜竹子
设计师:陈纲一
导师:杨远
一根完整的竹子,通过特殊的切割方式,便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组装成长短不一的挂钩,并且本身对于竹子的利用率极高,每一个切割下来的部件都各司其职,0%浪费,100%利用。
作品名称:塑形家具·C01 C02
作品材质:再生皮
设计师:陈诗杰
导师:萨日娜、高扬
即使我们不那么残忍的获取了皮革,我们也应当珍惜它的每一寸。由皮革废料再次打碎成型的皮糠纸(再生皮)使得皮革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而对这种再生皮进行塑形的尝试,让它的使用有了新方向。圆凳C01整体座面与凳立面均由再生皮塑形而成,利用符合瓦楞受力原理的结构设计,使得单薄的再生皮在立体空间得以承重,瓦楞波浪状的受力面也增加了与座面的摩擦力与受力范围,除此之外,圆凳C01与桌几C02的可拆卸组装、可卷曲带走方式,使它们可以安置在任何室内环境中。
作品名称:云雨雪
作品材质:竹纤维粉末和聚乳酸
设计师:淡雅兰
导师:吴卓阳、霍奕瑾
设计灵感和形态来源于自然界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种形态。云、雨、雪是三种相互转换的同一物质,就如同产品材料从生产到使用最后回收的不同阶段。作品主要使用竹纤维和聚乳酸混合的FDM综合线材,并使用电脑参数生成具有流动曲线的产品模型进行3D打印制作。这种材料能够完全被土壤降解,并且废旧家具上的木质回收材料能够被重新利用成为新的打印材料的原料。材料能在一种循环的体系中重复使用,就如同在自然界中的重生。未来使用的不可再生材料会由可回收降解或者可持续的材料所代替。而这种材料的循环,将会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材料将会重新定义产品的价值。
作品名称:花瓣折叠凳
作品材质:黑胡桃、铝
设计师:澹台柯清
导师:萨日娜、李志泉
花瓣和雨伞的开合结构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开合方式,将其运用到折叠椅中,使凳子可以收合至一个较小的圆柱形状。便于放进狭小空间及随身的背包内。同时分瓣的结构使其在开合时也能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
作品名称:衡
作品材质:混凝土,金属
设计师:邓庆
导师:李晓明
“衡”是一款实验性餐具,试图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与身边的人进餐。在用餐时,两人需要保持餐具两端食物重量一致,否则餐具会失衡,影响进餐。这使用户注意到自己与对方的进餐速度,从而主动放慢进食速度。
作品名称:shining ring
作品材质:竹皮 木板
设计师:关英男
导师:杨远
将竹皮与剪纸手艺结合,运用材料特性达到形变,在归纳状态下为扁平面便于运输,展开作为灯罩,整体采用圆形,与竹材料的颜色特性形成对比,通过重力改变形变控制光亮程度达到半人为的互动性。
作品名称:南瓜灯
作品材质:竹皮 PVC
设计师:韩易家
导师:萨日娜 杨远
这件作品灵感来源于双手十指相扣,形状酷似南瓜。材料上选用竹皮,从环保角度来讲,竹材要胜过木材,因为它的周期短,容易获取,背板选择PVC,它成本低,软硬适中,透光性强,韧性极好,可激光切割成型,减少生产时间,满足了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人们对产品更高的要求。表面鳞片状的竹皮,在使用中会按预定的路径自然开片,像年轮一样记录着使用者的生活。
作品名称:折叠椅
作品材质:竹子集成材
设计师:郝书言
导师:萨日娜 李志泉
竹子作为一种生长期短,可利用程度高的绿色环保材料,在设计领域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竹子集成材具有极高的强度,在使用和加工上可以等于甚至优于传统木材的。并且由于生长期很短,其价格低廉,同时纤维结构也决定了这种材料的重量较轻,也易于加工处理,对环境负担小是一种优秀的绿色自然材料。设计的作品是一款折叠椅,使用了竹棍做结构支撑。作品除了可折叠易于收纳等优点同时还极具创新性,打破了传统折叠椅的开合方式。竹材使得整件作品具有原始的亲和力,整个作品既有形式美感又有十分舒适的使用感,线条流畅自然具有质感。
作品名称:竹·光
作品材质:竹筒
设计师:何建虹
导师:李培羽
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一个废弃竹筒引起了我的注意,竹节在整个竹筒四分之一的位置有一个破洞。我将灯泡装在这上面,这是一个天然的手电筒结构。将照明侧竹筒内壁掏薄,泛起深幽的黄光正如幽篁里的一丝光线,使用者手周围也有着淡淡的光照,提高光照范围。添加的双向开关一头是照明光源,另一头是小夜灯,小夜灯照明将持续续航20小时,让竹与光贴近生活。
作品名称:花窗灯
作品材质:竹
设计师:宋炎彧
导师:萨日娜、李培羽
作品的灵感源于苏州花窗,当透过粉墙黛瓦上的层层相交、叠叠而错的花窗,看到小桥流水的幽涩静谧,听到含苞待放的幽幽之意,衍生出无尽的缤纷意态。花窗灯便由此诞生。花窗灯犹如墙之眉眼,一转眼,一扭眉,可使平直的墙面一扫沉闷单调之感,又可因不同的光线,流出幻变倩影,在粉白墙面“绘就”光影水墨画,美不胜收。透过花窗灯,看到的亦是园林意幽。
作品名称:XO凳
作品材质:竹集成板、原竹、绳
设计师:肖子龙
导师:萨日娜,杨远
竹材作为近几年流行的材料被广泛运用在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中。生长速度快材料特性如木头一样。XO凳由竹集成板和原竹组成,组装起来不需要任何胶水粘合。搬运时可通过拆卸实现节省运输成本和运输的空间。凳子保留了原竹的形态,造型上构成以及功能上都很好的利用了竹的特性。
作品名称:埙篪在上方合奏
作品材质:竹
设计师:邢潇文
导师:江帆 吴嘉玉
chapter1:你爱我有多长?
非独生子女的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分别对姊妹付出的关爱是难以量化的。在项目的第一章节中,我针对3组非独生子女家庭展开了深入的访谈,试图通过文字,量化不同个体心中爱的分量。
chapter2:埙篪在上方合奏
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绝对的公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状态。人们常常抱怨不平等,却不为平等创造条件。第二章节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状态,物品把个体带入一个私密的情境,并提供一个亲密无间的、平等的状态。
作品名称:生命的延续
作品材质:织物、淀粉
设计师:杨杉
导师:吴卓阳、霍奕瑾
作品尤其针对很难降解的这部分衣物,污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认为每件衣服都是有生命的,它们从被设计到生产,再到消费者手中,然后消费者会与它有一段愉快的相处,会穿着它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精心地清洗、打理它,但是当它过时了,或者不再合身了,你会舍得抛弃它?遗忘它吗?所以我想让它换一种方式“活着”,做成一件家居物件、艺术品之类的,摆放在家里,每当看到便会想起曾经的一些往事,作为记忆的载体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作品名称:绽 • 竹
作品材质:竹皮,纱网
设计师:詹前涛
导师:杨远
设计的出发点是想改变对竹子的固有印象,将它的硬性材料转变为柔性材料,因此选了竹皮为原料。然后以折纸为设计思路,使得作品可以发生很大的形变且易于收纳。最终完成这个 绽 • 竹 系列作品。
作品名称:原生
作品材质:竹集成板材
设计师:周玥彤
导师: 杨远
竹子的材料和制作都很简单,所以竹子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民间的工具和日用品中,也激发了很多民间的想法。发挥生活的解决方案,是设计最基本的定义。竹子的优点是长得快,是一种环保材料。它的自然亲和力,它的灵巧轻巧,尤其是它作为一种可持续资源的质量,使它在各种设计方法中具有吸引力。通过对传统竹家具和可拆卸结构的重新诠释,创造出独特的竹整体板形。它不仅展现了竹子生命力的原始特征,而且还展现了独特的现代风貌。
作品名称:节点
作品材质:竹子、尼龙材料
设计师:余继绎
导师:杨远
万物的生长都依靠一定的自然规律,竹子的生长有其特有的节点特征。利用原生竹与特质的节点形成的作品独具自然气息。尼龙材质的韧性与原竹的韧性相互传导,使作品产生在材料上的弹性反馈。可拆卸的结构和可替换的材料给予了作品更长久的生命周期。如同原竹在自然生长时的原本状态。
作品名称:整体
作品材质:防火板、pp板
设计师:余继绎
导师:萨日娜、李志泉
作品由数个三角的形态构成。独特的结构使得每一个局部都在整体中充当着必不可少的部分。每一个形态在数据上的微小误差也会影响作品结构的成立,每一个部分都起到必要的结构支撑作用。好似在社会环境中的微小力量的影响也会有蝴蝶效应的产生。该作品为可拆卸结构,经过简单的拆卸可以形成平板状 态或者小体积的折叠物件。
编辑/大牙
素材提供/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