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李桥镇芦各庄村:一约三治,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3 16:42

顺义区李桥镇芦各庄村坚持将村规民约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文化浸润、福祉共筑、服务提效三条路径,探索形成“以约促治、以治促兴”的良性治理格局,有效激发了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绘就和美乡村发展的新画卷。

文化浸润

一是寓教于乐,让规约“活”在传承中。 将“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核心条款与家风家训故事宣讲、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深度融合。创新开展“村规民约童声诵”活动,让孩子们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让文明的种子在代际间生根发芽。

二是榜样引领,让规约“立”在人心上。 联动退役军人资源,打造“小小军史村史馆”,开设“红色讲堂”。邀请本村退伍老兵讲述革命年代的优良传统,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强化村规民约的道德感召力,形成“学榜样、践规约”的良性循环。

三是先锋示范,让规约“实”在行动里。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通过“言传身教”形式学规约、用规约、护规约,将“纸上条文”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为乡村善治注入持久动力。

福祉共筑

一是设施建设“攻坚提速”。 依托村规民约对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行为的刚性约束,高效拆除违规建筑35处,解决环境顽疾110余处,整治土地10余亩,全年铺设及修缮道路约4万平方米,实现了“村容焕新”与“道路升级”的同步提升。

二是环境短板“补齐增靓”。 积极践行规约倡导的生态理念,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拔除废弃杆体、修剪树木、铺设雨水管道、清理沟渠等60余处;因地制宜改造荒地10亩建成景观荷花池,利用边角地块打造“童梦花田”等特色景观,将村庄的“环境短板”变为“生态亮点”,构建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格局。

三是民生服务“暖心织网”。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 实施“惠民暖心行动”。为高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上门发放蛋糕券、节日福利发放等,通过一系列有温度的“小切口”暖心服务,织密了民生保障网,显著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服务提效

一是“线上+线下”精准收集民意。 通过“敲门行动”发放兼具村规宣传与民意收集功能的台卡,并完善网格微信群沟通互动功能,构建起双向反馈机制。全年累计收集并响应村民诉求530余件,实现了民生问题的“即时响应、闭环解决”,将规约约束力转化为服务亲和力。

二是“系统培训”锻造全能队伍。 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将“门前三包”、安全政策、廉洁监督等要求纳入党员、网格员等服务队伍必修课,通过“每周一课”和案例研讨,提升队伍业务水平,确保80%以上的问题在村级层面化解,构建了“小事不出格、服务零距离”的治理模式,推动村风民风持续崇德向善。

相关阅读
顺义区北务镇强基赋能聚力 有效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成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3
杨镇抓实三项举措 提升村规民约治理效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1
顺义区李桥镇三维发力 推进新就业群体“治理伙伴”计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0
多措并举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顺义宜居生活节即将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6
总台七夕晚会以“如愿今夕”巧绘天台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31
顺义区北务镇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智绘农品”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0
视窗 | 山水相连 心手相牵——中国中亚共绘丝路新画卷
新华社 2025-06-19
北京西城:多元场景绘就全民阅读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