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距今百万年“郧县人”头骨化石科学相貌复原首次揭晓
新华社 2024-12-27 09:00
眉弓突出、鼻梁粗大、毛发茂密……经过近8年研究,中国科学家12月26日在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首次揭晓“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相貌复原头像。

12月26日,“郧县人”1号(左)、2号头骨化石科学相貌复原头像揭幕。两具头骨分别属于生活于百万年前、年龄约25岁至45岁的女性和男性。

12月26日在湖北省博物馆拍摄的“郧县人”1号(右)、2号头骨化石。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于2017年6月启动,由湖北省博物馆、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表明,1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岁至45岁;2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岁至45岁。

12月26日拍摄的“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科学相貌复原头像。

12月26日,参与“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发掘工作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介绍2号头骨化石复原过程。据专家介绍,北京人、陕西蓝田人、四川资阳人、安徽华龙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均做过相关的相貌复原工作,但因多数古人类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大部分颅骨关键部位,导致复原像不完美。此次对于“郧县人”头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12月26日拍摄的“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科学相貌复原头像。

12月26日,参与“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发掘工作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在发布会现场介绍。

12月26日拍摄的“郧县人”1号(后)、2号头骨化石科学相貌复原头像。

12月26日拍摄的“郧县人”1号、2号(右)头骨化石科学相貌复原头像。

摄影/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编辑/杨小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