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接连宣布注销。12月2日,中基协更新数据显示,上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家私募主动注销。此外,12月1日,还有湖南潇湘珞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拉长时间看,年初以来1400余家私募均注销,除以往公布的主动注销、依公告注销、协会注销类型外,中基协今年的公示中,还新增12月无在管注销的注销类型。有业内人士表示,预计2025年有可能还有一些基金公司陆续退出,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机构时务必慎重考虑。理论上来看,历史业绩较好、管理基金较多的公司相对更值得信任。
年内超千家私募注销
又有私募主动注销。12月2日,中基协更新数据显示,三家私募同步注销,分别为上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同方致远(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财(杭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销类型均为主动注销。此外,12月1日还有机构湖南潇湘珞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
除了直接宣布注销外,中基协近期还对当前失联私募进行了提示。11月29日,中基协发布公告称,通过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以下简称“AMBERS系统”)中登记的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形式,无法与北京财富自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附件)取得有效联系。上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AMBERS系统提交情况报告。逾期未完成的,中基协将认定为失联,在官方网站失联机构专栏中予以公示,并在“机构诚信信息”栏目标识。如公示后满一个月仍未完成,中基协将依据《私募基金管理人失联处理指引》注销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整体来看,截至12月3日,2024年以来已有140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注销原因包括被协会注销、主动注销以及依公告注销等。从机构类型方面看,则包括477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80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49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以及1家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
其中,还有机构登记备案不足一年即注销。具体来看,德孚同诚(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登记于2024年4月,但在今年11月即宣布主动注销。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年内私募注销力度较大,注销有助于清理市场上的不合规机构,提升整个私募行业的规范性。在注销机构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注销数量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这类基金管理人通常涉及较为复杂的投资项目和较长的投资周期,可能面临更大的运营风险和资金压力。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可能导致部分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难以维持运营,从而选择注销。
建议投资者谨慎选择私募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在中基协私募注销的相关公示中,除了主动注销、依公告注销、协会注销等常规原因外,还新增了12个月无在管注销的注销类型。截至12月3日,年内共计145家机构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12个月无在管注销的私募中,45家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9家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此外,还包括一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即易皆福(上海)海外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据了解,2023年5月施行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相关规定中提及多个私募注销情形。具体来看,包括主动申请注销登记,理由正当;依法解散、注销,依法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中国证监会、中基协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12个月无在管注销”的情形,《办法》指出,为登记后12个月内未备案自主发行的私募基金,或者备案的私募基金全部清算后12个月内未备案新的私募基金,另有规定的除外。
而“依公告注销”则是指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被注销的机构,中基协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江瀚指出,中基协新增12个月无在管注销类型,可能是为了加强市场监管,清理长期未履行管理职责的机构。其次,12个月无在管具体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没有管理任何基金产品的机构。投资者若在相关企业购买产品,可能会面临产品无法兑付、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等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机构的公开信息,关注监管部门的公告和通报,了解哪些机构存在违规行为或长期未履行管理职责,保持警惕,避免盲目投资,选择有良好信誉和实力的私募机构。
从存量情况看,中基协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在中基协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办理通过的机构10家,均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截至2024年10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0411家,环比减少0.22%,管理基金规模19.93万亿元,环比增长1.48%。
展望未来,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德怡表示,预计2025年有可能还有一些私募基金公司陆续退出,如果投资者继续购买相关机构管理的产品,投资本金可能难以保证。在整体行业形势欠佳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务必要慎重考虑。理论上来看,历史业绩较好、管理基金较多的公司相对更值得信任。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