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奋进路,首都民生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23 16:00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北京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业、居民收入、居民生活、价格、农业农村等民生事业实现长足进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就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质量日益改善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北京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针对不同时期主要矛盾适时调整就业政策,促进全市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集中推出多项稳保就业措施,加强重点群体和地区就业帮扶,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民生改善。

就业结构深刻变革。75年来,北京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相关促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保障民生之本,就业总量持续扩大。2023年,全市常住就业人口达到1129.0万人。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以及居民就业观念的转变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2023年末的2.1:16.2:81.7,实现了向“三二一”格局的转变,为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更好的服务。

就业质量显著提高。75年来,随着就业总量的持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受到更多的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北京积极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短视频直播、在线教育等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居民就业选择越来越丰富,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就业质量显著提高。一是城镇就业保持良好态势。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1万人,连续19年保持在20万人以上。二是劳动效率大幅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0.25万元/人提高到2022年的36.28万元/人。平均工资大幅增长,2023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2.46万元,与1952年相比年均增长8.9%。三是就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保障标准显著提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1994年的每月210元提高到2023年的每月2420元,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由1995年的每月174元提高到2023年的每月2124元。参保覆盖面更加广泛。2023年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801.5万人、1418.4万人,分别是1995年的6.9倍和6.5倍;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363.9万人,是2000年的6.4倍。

二、居民收入水平连上新台阶,收入来源更加广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北京经济快速发展,就业结构与质量不断提升,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完善,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收渠道更加广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居民收入较低,人均不到300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全面实行,经济经济经济调度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北京居民收入实现了由百元到千元再到万元的连续跨越式提升,居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步入小康,并迈向富裕之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7年突破千元大关,2001年突破万元,2011年突破3万元,2016年突破5万元,2023年为81752元,是1978年的270.7倍,年均增长13.3%。

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新中国成立初期,工资性收入占到北京城镇居民收入的9成以上,农村居民收入也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为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就业渠道拓宽和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城乡居民收入来源逐步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转变。2023年,居民工资性以外的收入占比接近4成,比1978年提升26.2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为增收注入新动力,2023年,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0.6%,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房租市场活跃,带动财产净收入从无到有、占比提升。2023年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达到12280元,占比为15.0%。市场主体活跃度增强,居民经营创业热情不断提高,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2023年居民经营净收入为1026元,是1978年的68.4倍。

三、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北京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基础上,为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完善以及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更好的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居民消费逐步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升级转变,居民居住品质实现跃升。

居民消费支出百倍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有一、两百元。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于2003年突破万元,2014年突破3万元,2023年为47586元,是1978年的169.3倍,年均增长12.1%。

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居民消费基本用于满足吃穿,生活水平维持在解决温饱。75年来,北京居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用于满足基本生活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快速下降,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不断上升,体现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2023年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1.3%,比1978年下降近4成。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增长明显。2023年,居民用于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的支出占比为35.1%,比1978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75年来,北京居民耐用消费品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种类从无到有、品质从低端到高端的变化趋势,居民家庭设备更新和升级不断加快,逐步从“老三件”、“三大件”向现代化、高端化和电气化的商品转变。2023年,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51辆和52辆,分别是2000年的17倍和17.3倍;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为216部和226部,分别是2000年的7.7倍和16.1倍;空调拥有量分别为188台和200台,分别是2000年的2.7倍和10倍。

居住条件极大改善。75年来,北京住房供应从福利分配逐步向商品房与保障房相结合转变,供给方式、户型选择更加丰富,不断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严格落实中央“房住不炒”要求,积极探索和完善保障房体系,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保障居民“住有所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断增加。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4.58平方米和52.59平方米,比1978年分别提高27.88平方米和43.39平方米。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资源配置,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949年的3.6平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16.9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978年的22.3%提高到2023年的4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由2000年的每日6550吨提高到2023年的每日28426吨;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23年的32微克/立方米。

四、价格领域改革成效明显,运行总体平稳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北京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走出了一条从计划价格到“调放结合、规范管理”的改革道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不断完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着力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获得感上下功夫,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生产价格保持稳定。

居民消费价格运行趋于平稳。75年来,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和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居民消费价格(CPI)运行轨迹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呈现由波动到平稳的发展特征。2002年前,由于改革整体处于探索期,同时受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和各项经济改革措施集中出台等多方面影响,CPI波动幅度较大。2002-2011年,市场规律持续发挥作用,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猪肉价格高位运行等影响,价格有所波动,但整体运行更具韧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商品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实施了居民生活用电、水、气阶梯价格制度,公共交通票价调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等举措,政府定价项目不断减少,CPI呈温和上涨态势。加之全市落实中央“保供稳价”政策有力,市场主体企业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CPI总体运行趋于平稳,各年平均涨幅为1.9%,比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均明显收窄,将外部冲击对价格的影响降到最低。食品价格由大幅波动转向平稳运行,有效稳住了首都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

工业生产者价格[1]在合理区间平稳波动。75 年来,首都工业发展经历了深刻变革,从以传统重工业为主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2000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逐步与市场和国际接轨,经历了从明显波动到趋于平稳再到低位运行的阶段。2012年之前,受国际市场价格、北京产业结构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PPI波动幅度较大,各年平均涨幅为2.6%。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不断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助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时进一步健全生产领域节能环保价格政策,钢材、有色金属等价格波动幅度大的高耗能产业在工业产值中的占比逐渐下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全市PPI的影响逐步减弱;高技术行业比重逐步提高,价格波动幅度收窄,受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创新能力提高等因素影响,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厂价格整体以下降为主,全市PPI同比变化幅度均在3.1%以内。

五、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乡村振兴快速推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结合不同时期社会和民生需求,在发挥首都优势、把握首都定位的基础上,北京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功能定位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全面转型,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居环境及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百姓温饱问题,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随着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由温饱转向多元,北京农产品结构也随之调整,积极开展蔬菜等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等多种经营。2015年以来,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首都城市功能战略定位,传统农业生产规模有序调减,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进入以“调转节”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由重生产功能向重生态功能转变。2020年以来,为提高“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北京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通过土地腾退复耕复垦等措施挖掘种植潜力,加快推进粮食、生猪等恢复性增长。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4.2万亩、总产量47.8万吨,分别比2019年增长92.3%和66.1%;生猪存栏量26.7万头、出栏量32.9万头,分别比2019年增长1.0倍和16.1%。

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加快。75年来,北京持续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农增收政策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8年突破万元,2020年突破3万元,2023年为37358元,同比增长7.5%,快于城镇居民2.0个百分点,增速已经连续6年超过城镇。同时,北京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质量效益,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不断发展。2023年,全市共有农业观光园1044个,比2005年增加32个,总收入达21.2亿元,增长1.7倍。全市乡村旅游收入15.0亿元,接待1273.9万人次,分别比2005年增长3.8倍和67.9%。启动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累计完成2800余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2946个村庄煤改清洁能源。

回首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北京民生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奋进,紧扣居民“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推动首都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做出首都贡献!

注:

[1] 北京自1990年开始正式编制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编辑/李天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