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履“植”尽责,共建美丽中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3 07:00
近年来我国国土绿化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我国仍然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的国家,国土绿化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仍然突出,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将全民义务植树进一步引向深入,让“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成为常态,持续凝聚国土绿化的全民力量,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大地回春,万木更新。和风拂沃野,植绿正当时,我国第46个植树节如期而至。3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各地、各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推动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国全年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90.5万公顷,国土绿化面积超800万公顷。

1981年12月,我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次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一场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加的植树造林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经过40多年发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不断丰富,已拓展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多种,极大拓宽了公众的尽责渠道。特别是通过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云端植树”“码上尽责”成为现实,全民义务植树进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阶段,随愿、随处、随时植树逐渐变成现实,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植树造林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举措,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起参加义务植树,就是要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让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国土绿化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受到高度重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森林面积22044.62万公顷,人工林面积8003.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3.0%,活立木总蓄积量190.07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75.60亿立方米。我国森林资源总体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为维护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日益坚实的基础。

绿色发展,久久为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全民义务植树开创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为促进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我国国土绿化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我国仍然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的国家,国土绿化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仍然突出,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此,需要将全民义务植树进一步引向深入,让“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成为常态,持续凝聚国土绿化的全民力量,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一位适龄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调“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相携而出,挥锄执锹,共同种下希望的种子,共同呵护绿色嫩芽的成长,为城乡添上一抹绿色,为家园植入一份美好,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持续深入,创造更可持续的发展条件和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