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道尔的纪录片:2/3的童话,1/3的伤感
北青艺评
2023-11-01
+ 关注

“日复一日,我在深山跋涉,无论晴雨,这是我命中注定的归宿。”

1960年,当时的人们对野生黑猩猩几乎一无所知。一位26岁的英国女性前往人迹罕至的非洲原始森林,与黑猩猩朝夕相处。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发现将改变世界。

近日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的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JANE)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全片以世界著名的自然学家珍·古道尔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她在非洲38年的野外生涯,以及她为保护野生动物乃至地球环境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是一部姗姗来迟的纪录片。1962年,美国《国家地理》派荷兰电影制作人雨果·范拉维克来到坦桑尼亚贡贝,全程拍摄记录珍的工作和她的发现——雨果后来成为珍的第一任丈夫。这些胶片素材累计超过100小时。但当它们完成在科研领域的使命后,就被尘封在《国家地理》档案室,直到2014年才重见天日。在此之前,人们以为它们已经遗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经过修复,这些胶片定格的鲜活画面构成了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的主要内容。擅长人物细致刻画的导演布莱特·摩根将胶片素材和此后珍的影像剪辑在一起,用珍的口述和采访串联起她奇妙、非凡的人生旅程。2017年,《国家地理》推出了这部纪录片,获得十余项国际大奖。时隔6年,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终于在银幕上与中国观众相见。令人鼓舞的是,如今89岁高龄的珍,仍然在为她毕生热爱的事业奔走呼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在聆听她的声音。

“仅仅因为我是一个年轻的、未经专业训练的女孩,总有一些人试图诋毁我的观察结果”,“可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这并不是第一部讲述珍·古道尔人生故事的纪录片,也不是最新的一部。2020年《国家地理》又推出纪录片《珍·古道尔:点燃希望》,则采用我们更常见的手法,以珍身边不同身份的人不同视角的讲述,包括她的亲朋、工作伙伴、受她启发和帮助的人等等,构建起她的不同侧面,从而立体还原珍的生命旅程。但与这种面面俱到的表达方式相比,我更偏爱《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下文简称《珍》)的深入和专注。

纪录片《珍》充分利用雨果拍摄的胶片素材,发掘其中的起承转合。我们看到珍从只能拿着望远镜观望群山密林的挫败,到逐渐走近黑猩猩族群的转机,然后到与它们打成一片的高光时刻,再到更深入地认识到黑猩猩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异同,以及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产生的重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珍有了震惊世界的发现:人类并不是唯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也不是唯一具有个性、头脑和情感的动物,人类只是动物王国的一部分。

但是珍的发现起初并不被学界广泛采信和接纳,因为当她走进非洲的时候,只是一个年轻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女孩,她不是科班出身,甚至没有本科学位。作为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博士的秘书和助手,她得以有机会深入非洲丛林,去观察和记录。这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其实是圆了珍儿时的梦想。片中以珍的口述和照片讲述了她童年时期就表现出对动物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去非洲和动物一起生活的愿望。在这样的铺垫下,雨果镜头下的珍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野外观察员,而是一个心怀希望和热爱、坚守职责与梦想的不凡女性。

片中有非洲草原的雄浑壮阔、原始森林的生机勃勃,但其中最耀眼的还是珍的美。即使她多数时候都穿着简单干练,卡其色衬衫和同色短裤,金色的头发简单地在脑后束成马尾,但她日复一日穿梭在丛林中的倔强身影,日落时分独自坐在山顶等待的剪影,还有她若有所思的凝视或莞尔一笑,都是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的动人瞬间。

这不仅因为珍的高颜值和雨果摄影技术的出色,还因为他和珍因为这项工作自然而然地走近彼此内心——雨果的镜头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雨果给珍拍了大量特写镜头,它们传达的信息和情感都被导演摩根敏锐地捕捉到。所以,看似重复的等待、一次次的失望而归的镜头,都在强调珍的坚守:即使遭遇挫折,即使不被认可,也不放弃希望。也正是因为珍和雨果的等待,最终得以捕捉到那些超出预期的变化。

而摩根也不满足于素材的简单堆砌,他会在相似的画面积累当中跳脱出来,通过CG效果表达更丰富的语义、调整节奏。比如将珍的观察笔记以动态不断更新的样式表现珍勤恳向自然学习的态度;将人和黑猩猩手的拼贴与《创造亚当》的经典意象快剪在一起,传达珍对于自然奥秘的追寻等等。观看珍的传奇人生,也是我们尝试理解自然、理解生命的过程;珍教我们聆听自然的声音并告诉我们:向自然学习,还需要有共情、直觉和爱。

“若不抱希望,你就满盘皆输了。”

导演摩根的创作手法之细腻,还体现在他对叙事的精密排布。纪录片《珍》的前三分之二的内容美得像童话,女性励志、佳人才子、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抓眼球的故事模式环环相扣,而后三分之一的故事则与前面形成巨大落差。

珍给自己认得的每一只黑猩猩都取了名字,观众也逐渐对这些名字和面孔熟悉起来,灰胡子大卫、麦奎格、芙洛、弗林特……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名字成为悲剧的主角。因为人类病毒的传播,导致黑猩猩染病致残甚至致死,麦奎格就未能幸免;由于自幼过分依赖母亲芙洛,弗林特在芙洛年老死去后郁郁寡欢,三周后也死了;珍曾以为比人类友善的黑猩猩,因为族群之间的战争而死伤……以及珍自己的生活变故:她和雨果虽然组建家庭,也有了可爱的儿子,但最终因为对各自事业的执着而分开。影片的母题也因此继续升华:这些的确是让人伤感的故事,但也是大自然每天都在上演的生命永无止境的循环轮回。这也是我喜欢这部纪录片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故事的力量让人去感受生命的力量。

为了观察和研究黑猩猩,珍在非洲度过了38年的野外生涯。当她带着希望走进那片儿时梦想的森林时,她可能还想不到“希望”会成为她此后工作的核心主题。珍毕生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人类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伤害,试着唤醒人们的意识,尤其是那些对未来不抱希望或冷眼相看的人。

所以即使这部纪录片的诞生和它主要素材的拍摄年代相比滞后了太多,但是在当下,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珍所传达的她对希望的坚守并不因为时代的更迭而褪色。直至今日,我们还没有到达我们企盼的那个更美好的世界。相反,环境破坏、气候变化、武装冲突、歧视和仇恨都在激发动荡,威胁着地球上每一个人。但如果就此放弃愿望和行动,不再对行动带来的改变抱有希望,又能指望谁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若不抱希望,你就满盘皆输了”,在生命被投下阴影的时刻,这是珍给出的答案。

文|梁坤

编辑/陈凯一

相关阅读
纪录片《叶尔羌河》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4-11-23
微纪录片《我的朋友,是医生啊!》走进医生世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7
重大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何香凝》开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2
讲座|今天,我们该如何看纪录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8
那些拍纪录片的大学生
中国青年报 2024-02-23
上甘岭开战当天独家影像首次公开 纪录片《上甘岭》即将开播
新民晚报 2023-12-31
被纪录片激活的百年村小
中国青年报 2023-11-08
纪录片热映中 珍·古道尔向中国影迷发来问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