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许知远,且乐且珍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8 14:00

◎郭佳(媒体人)

许知远再次成了大家的乐子。很多人写他,其中很多是指摘、批评、嘲讽,“装”“自大”“傲慢”,这些词汇的出现频率很高。说他看上去自负,实则自卑。还有人说每次看他的节目都会“不适”。除了发声的人,应该还有更多的人,是默默旁观着。

所有这些人,包括我在内,都被许知远“娱乐”了。和层出不穷的众多娱乐节目相比,许知远提供的“娱乐”很特别,甚至是独一无二、无可复制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对他怀有深深的“且乐且珍惜”的情绪。

很多节目都自称是主持人节目,成功一点的,会被称作某某的节目,但大多数这样的节目,主持人其实是工具、是标签。但在《十三邀》里,许知远超越了工具和标签,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很值得欣赏的。

当然,节目都是合力打造出来的。我从《十三邀》第一季就开始看,我认为让许知远做一个访谈节目的创意是非常值钱的。我不知道这个创意来自谁,或许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其中包括许知远,但总之,这个创意很值钱。

更值钱的是团队,这个团队在用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拍摄许知远的访谈,纪录片就挺贵的,但这不是这个团队最值钱的,真正贵的,是这个团队有清晰而坚定的标准:记录什么,以及在后期中保留什么。

《十三邀》中的许知远,是一个非常努力想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作家(或许他已经是了)。“是”与“不是”区别不大,因为“公共”首先意味着一个人愿意站在公众面前,许知远就是通过《十三邀》站在了公众面前,只有他站出来,今天或嘲讽或赞誉的舆论浪潮才有了目标,所以舆论像秃鹫的聚会,像广场舞,像秀场。

许知远为什么让人觉得可笑?因为他在节目中呈现的面貌:质疑的、对大众娱乐不以为然的、与时代大主题保持距离的、想在个人命运中发掘深刻而普遍答案的、对人类未来不那么乐观的……

我猜想,嘲笑他的人里,会有人觉得“他本不具备那样的能力”,但是谁有这样的能力呢?

你吗?

换句话,是不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就不可以发问?我相信,太多的看上去不那么傻的人,不是因为不思考同样的问题,而是因为:一没机会问,二小心翼翼不敢问,三想问问不出——从这个角度来说,许知远算是把自己献了出来。

节目最终呈现了他的尴尬、不知所措、犹疑、炫耀、坚持、傻、驴唇不对马嘴——这里面有很多仅是观众的观感。但要知道,你能看到的,都是创作团队删选过的,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这是他们认为“好的”,这就是标准,这个标准肯定得到了许知远的认同。

能认同,是需要勇气的。这一点,我很欣赏许知远。因为,太多太多的人,不敢看自己。所以滤镜才受欢迎,剪辑才必要。许知远愿意把自己的“蠢”放出来给大家看,说明他对“蠢”还是“不蠢”有自己的判断,也说明他接受了这些“蠢”。我觉得,这很了不起。

这次因费翔这期节目炸出来的舆论中,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许知远面对美女俞飞鸿的张皇失措、和美食家蔡澜吃吃吃的心不在焉、和这次在费翔面前表现的激动、不安、太多的英语单词。我的感觉是,和面对知识生产者(历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相比,许知远面对非知识生产者却能自恰的人(俞飞鸿、蔡澜、费翔),他就不自在。

为什么?因为对许知远来说,采访后者更难啊!

《十三邀》不是做人物故事的,他采访费翔,并不是讲述费翔的故事,而是要呈现中国第一个国际化大众偶像和那个时代的故事。和知识生产者相比,围绕着清晰的思想体系、学术观点聊,捎带问问个人经历,前者的提问会更难拿捏。

像费翔、俞飞鸿那样,不是知识生产者,或许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却能自恰且取得世俗意义上的巨大成功,为什么?我猜,只是猜,这是许知远最大的疑问。

许知远是在采访吗?是。但和我们熟悉的采访者不同。我看到的大多数采访者,他们的采访权力源于“平台”认证和职业身份,他们有能力的不同、风格的不同,但呈现在媒介上的“他”,是戴着面具的,始终是工具而已。

而《十三邀》里的许知远,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节目的制作者达成了共识——尽最大可能让许知远在节目中做“他自己”,同时,也给了许知远很大的空间,他不仅仅是采访者,他同时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和被采访者同时被记录的人。

所以,这个节目才有趣。

我当初看许知远采访俞飞鸿时,全程几乎都在不自觉地抿着嘴笑;看他采访马东时,他越努力、马东就越聪明;看他和蔡澜不停地吃吃吃,一个吃得自在,一个吃得不自在,也想笑;

有哪个节目能提供这么独一无二的“娱乐”呢?没有!2023.9.14

供图/郭佳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