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出招?
​第一财经 2023-07-14 20:23

今年上半年以来,央行多次打开货币政策工具箱,“呵护”实体经济: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

近一段时间,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预期不稳,国家高层、金融管理部门连续发声,释放了下半年货币政策信号。

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在总量方面,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加大逆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价格方面,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效支持扩大需求潜力。结构方面,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下半年不会有通缩风险

数据显示,2023年6月,CPI正式进入“零增长时代”,引发市场对于通缩的担忧。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从环比看,CPI已经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6月为环比下降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同比涨幅已经连续9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

刘国强认为,这几个月,我国的物价出现走低现象,但并没有出现通缩。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震荡回落,7月可能还会下行,主要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我国宏观经济稳步恢复、M2保持较快增长,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没有出现通缩,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刘国强认为,我国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预计全年CPI总体走势呈“U型”。年内物价水平先降后升,年底有望向1%靠拢。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部分人士对于通缩的讨论,核心则是在于对经济复苏、经济增长的担忧。

“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有所回落,最近大家讨论也比较多,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确实也不能回避。”刘国强认为,看待宏观经济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有系统观念,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金融数据的回升是比较明显的,亮点较多,宏观经济运行也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具体而言,金融支持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6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8%,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过70%。6月建筑业PMI保持在55%以上的较高区间。

此外,居民贷款合理增长、成本稳中有降,助力消费稳步恢复。数据显示,上半年个人短期消费贷款新增3009亿元,同比多增4019亿元。6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居民大宗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线上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消费继续回暖。7月以来,铁路、航空的暑运客流较2019年同期明显增长。

在民营小微、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方面,外贸出口和民企经营仍具一定韧性。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

“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世界贸易量负增长的背景下,现在很多国家出口都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还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上半年我国货物出口按人民币计价仍实现正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增长11.5%。”刘国强说。

总量政策仍然可期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要注重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这也让社会各界对后续货币政策如何发力颇为关注。后续,降准降息可能性有多大?结构性货币政策会否推新?

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谈到接下来货币政策走向时强调,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支持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总体看,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应对各种新挑战、新变化。后续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他同时指出,将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落实好调增的2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继续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大对小微、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继续推动房企纾困专项贷款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落地生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实施期已经结束的政策工具,存量余额还将继续发挥政策效用,确保银行体系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减弱,必要时还可再创设新的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下半年大概率仍有全面降准和降息发力,进一步稳增长保就业;此外,结构性政策工具将继续发力,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下半年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仍将通过宽货币推进宽信用,以实现需求扩张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四季度主要发达国家加息周期步入尾声,我国降息的空间再度打开,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性。(杜川)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