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重视基金经理业绩一致性了
上海证券报 2023-05-29 10:49

业绩一致性应该作为衡量基金管理人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基于可观察到的信息,如果基金管理人或基金经理同策略旗下产品的业绩一致性强,过往投资策略、产品历史业绩则更有参考性,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任感;否则会损害基金管理人的品牌形象,最终失去投资者

今年以来,同一基金经理名下不同基金业绩差异较大的问题,受到了市场的普遍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基金经理业绩一致性”的讨论。

在公募行业,基金经理管理产品“一拖多”是相对普遍的现象。过往数据显示,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基金一年累积下来的收益率首尾差距可以高达几十个百分点。

为何会产生如此显著的分化?一般而言,这是由于投资范围和投资策略的差异所导致的,但也存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相似但最终业绩悬殊的个案。

分析其中原因,汇成基金研究中心人士表示,部分基金经理基于拓展能力圈等方面的考虑,可能对不同基金采用不同的投资思路和风格策略,进行差异化管理。另外,部分基金产品为基金经理整个团队共同管理,基金依赖基金经理个人决策的比重较小等,也会引发业绩差异。

不过,个别基金经理通过不同产品押注不同赛道的“套路”依然受到投资者的诟病。特别是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的阶段,个别基金经理会采取迥然不同的操作,这样无论结构性行情如何演绎,行业板块如何轮动,旗下或许都能有产品“跑出来”并吸引到更多资金的关注。前几年,一些明星基金经理通过押注单一赛道脱颖而出的“示范效应”,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其他同行的效仿。站在投资者角度,上述操作无疑大幅增加了其选择基金的难度。

而在私募行业,因为信息披露不及公募完备,业绩一致性问题更早一些就引发了讨论。

此前大量存在的“橱窗基金”就是产品业绩不一致的突出反映。对此,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谢诗琦坦言,确实有一些中小私募由于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劣势,为了扩大管理规模,用规模几千万元的产品来“打榜”和展示,增加公司曝光度,吸引投资人的关注。但这种产品由于容量太小,投资者一般买不到,或者投资者能买到的产品并不是策略最优的产品。

众所周知,由于基金产品的特殊性,行业里存在显著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基金经理激励约束不对称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为了短期利益“耍一些小手段”,难言对持有人的公平性,长期来看,也会降低投资者对行业的信赖感。

谢诗琦认为,业绩一致性应该作为衡量基金管理人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基于可观察到的信息,如果基金管理人或基金经理同策略旗下产品的业绩一致性强,过往投资策略、产品历史业绩则更有参考性,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任感;否则会损害基金管理人的品牌形象,最终失去投资者。投资者面对一些业绩优异的基金,也应当透过表面,关注其背后的业绩归因,以及业绩一致性和业绩可持续性问题。

必须承认的是,近一两年来受基础市场表现不佳等因素影响,基金产品和基金行业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好感度呈现下降势头。在行业整固期,从业者更应该摒弃短期思维,真正站在投资者角度,做长期有建设性意义的事情。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