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判断经济好转,稳就业稳外贸组合拳接连推出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3-04-29 21:55

政治局会议判断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判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不过,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点评】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全国两会之后中央讨论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通常根据一季度经济形势调整政策安排。本次会议判断中国经济“三重压力”转为“三重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表态较为乐观。由于一季度经济持续修复,会议对于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的安排重在平稳落地,而不是强刺激,同时,稳就业、促消费、壮产业等结构性政策成为会议关注重点。

稳就业打出组合拳,支持国企等扩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全力促发展惠民生。

【点评】本轮稳就业政策归纳来说,即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一方面稳定和扩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招录规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而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也将迎来“降、贷、返、补、提”等一揽子稳就业大礼包。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比上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总体就业形势有所改善。然而,16~24岁人员调查失业率上升至18.3%,为历史较高水平,表明稳就业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根据形势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在稳定就业局势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

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出台,明确培育汽车出口优势

国务院办公厅25日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包括强化贸易促进拓展市场、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五方面共18条内容。重点包括: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27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着力抓落实、稳出口、扩进口、促创新,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点评】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实现了4.8%的增长,但是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其中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最大制约因素,有必要多措并举稳住外贸。新一轮促外贸政策针对重点产业作出部署,比如明确培育汽车出口优势、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等,有助于提升稳定外贸企业信心。

其中,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和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2%;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汽车出口比重提升至44.7%,拉动整体出口增长0.6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国投资者也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为制造业引资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3月工业利润下降19.2%,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67.4亿元,同比下降21.4%。

其中,3月份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6%,扭转了去年11月份以来持续下降的局面;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9.2%,降幅较1~2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3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53.7%。装备制造业利润明显改善,是对工业企业盈利改善拉动最大的行业板块。其中,汽车制造业受市场需求恢复、生产销售回升等因素作用,利润由1~2月份下降41.7%转为增长9.1%。

【点评】3月规上工业企业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利润都有所好转,这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运行向好、市场需求持续恢复。不过也要看到,企业利润仍有两位数的下降,企业亏损面、亏损额仍较高,表明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经济增长基础仍不稳固。下阶段,应继续着力扩大市场需求,提振市场信心,改善企业预期,促进工业企业利润加快回升。

五一小长假出游热

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全面启动,自4月27日至5月4日,为期8天。国铁集团数据显示,8天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0%,超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假期首日(29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超过1900万人次,超历史最高峰日10%以上。

4月28日,铁路上海站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张图片显示,当日虹桥站发往全国各站的车票均已售完。铁路上海站预计29日发送旅客将达到65万人次,或创历史新高。

民航方面,客运航班量已于27日创下今年单日新高。从机票预订数据看,今年五一假期订票已超600万人次,市场热度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预计五一假期民航将运输旅客约900万人次。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五一”假期全国口岸出入境人数峰值有望超过130万人次/天,日均将达12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倍。去哪儿网数据显示,4月29日~5月3日,出境游机票预订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5%,热门目的地仍以短线的东南亚、港澳为主。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班预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0%。

与此同时,一些热门旅游城市酒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景区、景点和公交枢纽附近更成为涨价“重灾区”。

【点评】今年五一黄金周是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压抑许久的出游需求将集中释放。从28日来看,尽管假期还没开始,但当日客流数已不逊于春运期间的盛况。这一波出游热,必将带来一波酒店餐饮交通消费的大反弹。压抑了三年的出境游需求爆发也尤其值得观察。不过,出境游想要完全恢复至疫情前,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国际旅游供应链还在逐渐恢复,国际航班仍然较少,等等。

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25日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这意味着经过十年努力,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我国以民法典为统领,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为核心,以实施细则、操作规范、地方性法规等为配套支撑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体系基本成型。

2013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提出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任务。

【点评】不动产登记最重要的目的是确权,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健全产权保护制度,进而有利于加速各类不动产的交易和流通。由于不动产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因此这份盘家底工作难度相当大,持续了十年之久。

而十年来,每每提到不动产统一登记,总有舆论将其与房地产税挂钩。其实这中间存在误读。不动产统一登记确实是开征房地产税的技术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税就此开征。房地产税考量因素众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该不会很快开征。

美国一季度经济远不及预期,面临滞胀风险

美国商务部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显著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6%和市场预期的2%。与此同时,美联储高度关注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一季度上涨4.2%,高于预期值3.7%。

而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之下,美国货币供应量创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快暴跌纪录。美联储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M2同比下降4.05%,创历史最大同比降幅,也是上月降幅的近两倍。

【点评】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同时通胀超预期升温,表明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而美国货币供应量在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收缩,更释放出经济衰退的危险信号。随着货币持续紧缩,美国银行业危机还在继续发酵。本周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业绩显著恶化,股价暴跌,不排除出现类似硅谷银行倒闭的风险。以上超预期数据和事件,都将给下周议息会议增加一丝悬念。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此次将以最后一次加息25点,来结束本轮加息。

阿根廷官宣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

阿根廷政府26日宣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从中国进口商品贸易。

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阿根廷在从中国进口商品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中阿本币互换协议进一步激活,有助于加强阿根廷外汇储备,对阿根廷当前经济形势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马萨表示,阿根廷4月自中国进口的价值10.4亿美元商品将改用人民币支付,预计5月进口的价值7.9亿美元的商品也将使用人民币支付。使用人民币可以加快阿根廷未来几个月的中国商品进口节奏,相关授权的效率将更高。

今年1月,阿根廷央行表示,阿根廷和中国已正式扩大货币互换协议,此举将强化阿根廷已有1300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并激活350亿元人民币可支配额度。

此前,巴西政府表示已与中国达成协议,可以本币开展贸易结算。在巴西,人民币已超过欧元,成为该国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

【点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去美元化”,寻求多元化货币配置,人民币逐渐成为其中重要一极。这一方面缘于美国金融制裁与暴力加息削弱了美元霸权的根基;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与他国在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撬动更多的贸易和投资。目前,中国央行已经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1家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国际化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