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生态治理 | 减碳激励老百姓 绿色出行享福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8 07:42

采用公交、地铁、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累计碳减排量(碳能量),可兑换生活福利,不但能喝咖啡,还能看电影。打开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方之一高德地图,就能看到一卡通50元充值卡、优酷31日会员月卡、景区门票5元直减劵等生活福利,通过碳能量可以“薅羊毛”,享受绿色出行带来的福利。

2009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与高德地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北京MaaS平台建设,依托高德地图APP,向市民提供整合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全流程的智慧出行服务。2020年9月,北京MaaS平台上线碳普惠机制,市民采用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低碳交通方式,可获得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奖励。北京MaaS在国内首创以碳普惠鼓励用户绿色出行的模式,并于2021年达成了全球首笔绿色出行碳交易,通过碳交易为市民提供各项权益。上线两年多,碳普惠活动更加多元化,高德地图兑换权益已经覆盖了食品、出行、生活、影音娱乐等和民生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权益数量从不到10类扩充到20多类,几乎涵盖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北京MaaS平台用户超3000万人

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是近年来全球交通领域出现的新理念,其核心是从拥有车辆转变为拥有交通服务,通过一体化交通出行和一站式服务,提升市民公共出行体验,目前已成为全球各大城市重点关注和共同追求的国际趋势。

2009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与高德地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即“北京MaaS平台”),双方采取“政企合作”模式,由市交通委开放共享公共交通数据,依托高德地图APP,向市民提供整合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全流程的智慧出行服务。北京MaaS平台先后吸聚了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社会化出行服务平台,共同向市民提供一体化绿色出行服务。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经过多次版本迭代后,北京MaaS平台整合公交、地铁、市郊铁路、步行、骑行、网约车、航空、铁路、长途大巴、自驾等全品类的交通出行服务,向市民提供全流程、一站式“门到门”的出行全过程规划服务。其中,一体化出行规划、公交到站预报、公交地铁拥挤度查询、全程引导和下车提醒等服务深受欢迎,MaaS平台已成为众多市民出行的必备工具。

为吸引和激励广大市民绿色出行,北京MaaS在不断扩大服务场景,持续优化服务功能的同时,于2020年9月,联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启动了“MaaS出行 绿动全城”行动,基于MaaS平台推出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

碳普惠,就是市民采用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出行时,应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APP进行路径规划及导航,出行结束后即可获得对应的碳能量,可转化为多样化奖励。

参与方式是:首先,市民需要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APP注册个人信息,获得个人碳能量账户。其次,当市民采用步行、骑行的方式出行时,需开启导航收集碳能量,碳能量以碳能量球的形式呈现,碳能量球将随里程增长而不断变大。再次,行程结束后用户可即时领取碳能量;若市民采用公交、轨道方式出行,系统将在两天后自动生成碳能量球,市民可在碳能量球生成后7天内领取。最后,领取奖励。个人账户中的碳能量可用于植树、修桥等公益性活动,也可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APP内兑换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网盘会员、视频会员等激励。

这是国内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励市民全方式参与绿色出行。截至目前,北京MaaS平台用户超3000万人,日均服务绿色出行450余万人,绿色出行碳减排量32万吨。

今年,北京市交通委还将启动北京MaaS2.0建设,重点优化以“轨道+”为核心的城市出行导航服务,完善以“航空/铁路+城市公共交通/定制公交/出租(网约)车”为重点的城际出行导航服务,探索交通资源预约、“交通+生活”、无障碍导乘等服务场景功能,扩展碳普惠激励手段和范围,向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门到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鼓励和引导市民主动放弃开车,践行绿色出行。

北京市还将分期分批通过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MaaS)、地图信息服务平台等第三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发布,为市民提供覆盖出行至停车全过程的便捷停车服务;停车人可以通过MaaS平台享有行前规划、行中诱导、场内引导等停车信息服务。同时,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将在停车领域推广应用,形成一批预约停车、自动泊车、一体化车位级导航等智慧停车服务试点示范,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绿色出行可获得多种福利奖励

2020年9月8日,在北京MaaS平台上线之时,北京青年报记者就通过高德地图注册了碳账号。注册账号后,每次采用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后,都会获得数额不等的碳能量。以地铁古城到呼家楼出行为例,一次出行,可获得5kg碳能量。按照高德地图统计,2022年至2023年至今,北青报记者累计节碳855.96kg,相当于种植树木214棵,在北京市排名80535名,超过了九成用户。而从2020年注册之日算起,累计减排量为2253.2kg。

通过减排,用户能获得“真金白银”的奖励,如北青报记者使用1000kg碳能量,兑换一张价值50元的一卡通电子充值券。除了一卡通充值券,在高德界面,还可以选择兑换肯德基现金卡、景区优惠券、打车券等直接抵扣产品。

高德地图绿色出行用户运营负责人韦炎介绍,上线初期,用户能兑换的商品权益还比较少,大多是交通充值卡等“硬通货”。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商业权益已经覆盖了食品、出行、生活、影音娱乐等和民生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权益数量从不到10类扩充到20多类。

通过减排,用户能获得“真金白银”的奖励

“除了交通领域的卡券外,现在大家使用碳能量能兑换咖啡、饮料等饮品美食,或选择兑换线上、线下超市券,自由选择商品,还可以兑换电影票或视频类APP会员。”韦炎说。

为了让兑换权益更受大家欢迎,产品部门做了多次用户调研,尝试推出受年轻用户欢迎的“网红产品”。韦炎告诉北青报记者:“此前,我们联合瑞幸咖啡推出咖啡兑换券,仅用较少的碳能量,就能兑换一杯咖啡。近期,我们还联合年轻人喜欢的饮料品牌,提供零脂肪饮品兑换,也很受欢迎。截至目前,参与北京MaaS绿色出行碳普惠用户已经超过260万。”

同时,为了方便用户兑换,高德和商家对接,打通了部分权益的线上、线下兑换链路。比如,如用户兑换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商品,既可以选择线下兑换,也可以通过卡号、卡密的方式在线兑换,让商品直接送到家,十分受年轻人欢迎。

除了生活权益外,使用碳能量还能为公益做贡献。如仅仅使用130g碳能量,就能守护老河沟保护区1平方米土地;或者使用400g碳能量,可守护野鸭湖1平方米湿地。以野鸭湖项目为例,捐赠碳能量后,能不时地收到组织方的反馈,查看公益进度。通过APP,可以查询到湿地保护情况、动物迁徙情况,用户不仅能助力公益保护环境,还能学到不少知识。

“从目前实践来看,公益类项目也十分受年轻人欢迎。我们会给参与公益的活动赠送一些勋章、帆布袋等产品,提升大家做公益的成就感和获得感。”韦炎说。

碳交易为绿色出行用户带来权益

无论是市民兑换生活福利,还是做公益,背后都需要“钱”的支持。那么,是谁在买单呢?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北京MaaS在国内首创以碳普惠鼓励用户绿色出行的模式,并达成了全球首笔绿色出行碳交易。2021年9月,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分论坛——碳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卖方高德地图与买方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就“MaaS出行 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产生的1.5万吨碳减排量达成交易意向。

本次碳交易中,高德地图将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行动开展过程中积累的碳减排量向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售出,获得的收益将通过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等形式全额返还至践行绿色出行的市民。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为何会购买市民绿色出行的碳减排量?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作为传统建筑企业,每年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而企业的碳排放有指标要求,如果“不够”的话需要购买市民自愿减排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减少碳排放。

据统计,2022年北京MaaS高德平台上绿色出行碳减排总量超过20万吨,相当于10万辆燃油车停驶一年的减排量。此外,二期碳交易量达到9.76万吨,并将权益全部返还给参与绿色出行碳普惠的北京MaaS用户。

对话——北京碳排放权等各类产品累计成交近亿吨

事实上,走进“双碳时代”,每个企业和个人,甚至整个社会都被赋予了一个“碳账本”。北京碳市场2013年开市至今,北京碳排放权等各类产品累计成交约1亿吨,有效通过市场机制激励能源效率高的企业、约束能源效率低的企业,实现优化配置。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对话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畅谈北京碳市场的发展特点。

北青报:北京市试点碳市场的10年中,取得哪些成果?

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北京市试点碳市场启动于2013年,覆盖发电、供热、石化、水泥、交通、服务等全行业,控排机构数量始终保持在800-900家。

自2013年11月28日开市以来,北京试点碳市场已平稳运行近十年,初步建立起“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市场规范”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低碳发展方面担当了探路者的角色。目前,北京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包括北京市碳排放配额(BEA)、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林业碳汇和绿色出行减排量四种,交易方式分为线上公开交易和线下协议转让。截至2022年底,各类产品累计成交9742万吨,成交额33.72亿元。其中北京碳排放配额(BEA),累计成交量5119.11万吨。

北京碳市场运行九年以来,北京市碳排放配额(BEA)年度成交均48元/吨,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其他国内区域碳市场相比,北京碳市场的碳价较高、趋势性波动较小,这有利于激励企业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形成稳定的减排预期。

北青报:北京碳市场交易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自开市以来,结合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以三产为主的实际,综合考虑各行业重点企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分布情况,运行初期,北京碳市场主要将热力生产和供应、火力发电、水泥制造、石化生产、其他工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固定设施年直接与间接排放二氧化碳1万吨(含)以上的单位纳入管控。自2016年起,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的覆盖范围调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固定设施和移动设施年二氧化碳直接与间接排放总量5000吨(含)以上,且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及其他单位,覆盖的重点控排单位数量从初期的400余家增加至900余家。2020年起,进一步将民用航空运输业航空器的碳排放纳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报告范围,为未来纳入履约范围做好了准备。

本市碳市场还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北京碳市场在2022年首次尝试了配额有偿竞价发放,有偿竞价成交总量 96.11 万吨,成交总额 1.13 亿元,为配额紧缺企业顺利履约提供了新的选择。

北青报:作为一个稳定运行的碳市场,您觉得北京的碳市场具有哪些特点?

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作为一个稳定运行的碳市场,北京的碳市场具备三个特点,即具有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金融化的市场产品和包容性的市场监管。首先主体逐年扩大。目前,直接与间接排放二氧化碳5000吨(含)以上的单位都被纳入管控。而且不仅工业企业在控排之列,公交地铁、商场饭店,甚至高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也纳入其中。截至2022年底,北京碳市场重点碳排放单位近千家,为全国试点区域之首。第二是产品日益丰富。北京碳市场已经形成了以碳排放配额、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为基础,绿色出行减排量等多种产品共存的市场格局,包括回购融资、置换等在内的多种交易结构也日趋成熟。第三是监管包容审慎。北京是最先出台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办法的市场,线上公开交易价格每吨低于20元或者高于150元,将触发碳排放配额回购或拍卖等公开市场操作程序,为交易提供了稳定的预期。此外,北京碳市场罚则明确且执法严格也是重要原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低碳技术助力北京年减碳51万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9
京津冀发布“低碳出行减排量核算标准” 鼓励更多碳普惠活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15
绿色出行平台将扩大“朋友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5
北京绿色出行服务平台用户超3000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31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北京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用户量已超3000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2
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将开展公交、停车等场景预约试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9
记者体验:采用绿色出行可获得多种福利奖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8
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用户超3000万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