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尽快落地
证券日报 2023-03-10 08:45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亮出了自己的三份提案。其中,有关“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表述,再次引发市场各方热议。

其实,早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这一重要命题,已经引发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以中国移动为首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上持续走强,除了火热的数字经济因素外,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也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力量。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他指出,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要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

易会满主席在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前,曾在2022年8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提出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观点。从时间上可以看出,从“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其间还有一个更宏大的“中国特色”命题,即2022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

对于三者间的关系,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则是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内涵之一。证监会今年2月2日召开的全系统工作会议上传达出的重要内容上,可以佐证这一点。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会议还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从六个方面阐释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可以说,包括监管层在内的业界人士对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构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等问题的认识在深化,共识在凝聚。

首先,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大安全时代,真实地反映中国资产定价,更好地反映市场的收益和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强金融资产定价权的内在要求。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承载的是国家的核心资产、优质资产。如果代表我们国家核心利益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央国企,定价不能自主合理,将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基础之锚,一定是日益增强的中国经济硬实力。在此,“中国特色”的“特”就在于主权资本定价权的自主性。这一点,对正处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国际环境下的中国来说,最稀缺,也最重要。

其次,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大科技时代,资本市场如何聚焦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在注册制等关键性制度创新撬动下,资本市场支持科创的“版图”更加清晰,各自有着明确定位的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及私募股权市场等,正逐步成为新经济集聚地、各类科技创新企业理想的直接融资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资本市场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度融合与交织,随着大数据和智能化渐成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以AIGC为代表、以ChatGPT为标志的转型浪潮呼啸而来。基于数字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化技术对一切的解构与重构,无疑将对估值体系的与时俱进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大投资时代,百姓资产配置由“钢筋水泥”变为金融资产的重要参照。可以相信,随着居民理财意识被进一步唤醒,金融资产尤其是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大趋势将会提前到来。强化财富管理功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一定是不能缺席的。

当然,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必须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也就是说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要突出人民性和普惠性,要突出对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支持,要对能更好融入国家安全大局、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领域和环节供给更多的资源要素。

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资源配置,而估值可以理解为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定价,是影响资源配置的重要导向标准。探索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无疑将利于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对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发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当前的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上市公司近半的市值占比体现了国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广发证券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至今,特别是2021年之后,国企盈利能力已显著高于民企。与之相悖的是,国企的估值水平甚至不到民企的一半。但从经济定位上看,央国企通常在重要资源领域、基础设施领域、尖端产业率先布局和投入,对内确保能源、电力、交运、通信等领域供给的安全和稳定,对外担纲“走出去”,发挥要素禀赋优势融入世界经济。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且日趋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数字化,是央国企估值提升的必然逻辑,也是市场对未来央国企更为精准的新认知。因此,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要义或在于促进以央国企为首的上市公司价值重估,从而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因此,我们呼唤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尽快落地。(马方业)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陈文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人民日报 2024-08-06
A股大盘蓝筹股处于全球洼地,如何多路径重构估值体系
第一财经 2024-03-18
期货市场要探索中国特色
经济日报 2024-01-05
中特估一周年!
中国基金报 2023-11-19
新华社: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内涵
新华社 2023-11-08
《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3》发布:A股银行“估值之惑”何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17
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各条线制度规则“立改废释”和体系优化
上海证券报 2023-06-10
半两财经 | 从金融街到陆家嘴,易会满再提“中特估”的背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