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懿艳建议:在相关高校加快开设智能车辆工程学院或专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9 21:22

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零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懿艳。

北青报:我们注意到,您今年关注到了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人才之“困”。请问,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如何?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

刘懿艳: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企业创新、用户认可的综合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发展,并正向着“电动+智能+生态”更高阶的智能网联汽车新时代“全速前进”,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竞争的高地。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预估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将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另外,根据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预估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人才净缺口约为3.7万人,而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涉及的相关专业高校本科生规模预计仅7300余人。

北青报:与其他行业相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刘懿艳:智能网联汽车是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的新产业,要求企业研发人才兼具车辆、机械、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电气、软件等多维专业背景。

北青报:能否举例说明。

刘懿艳:以智能驾驶为例。这要求人才同时具备三大专业背景,即AI算法、车辆工程、软件,细分到学科专业涉及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等。

北青报: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从业人员情况如何?

刘懿艳:大量从业人员以单一学科专业背景为主,主要依靠在企业内“边干边学”完善知识结构,逐步向跨专业复合型经验人才转型。

这类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且培养周期内的社会成本偏高,具备成熟经验的人才更为稀缺,现有存量市场无法匹配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大量渴求。

北青报:我们注意到,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培养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未来的人才。

刘懿艳:是的。校园人才在企业归属感、文化认同、创新潜力和成长动能等方面更具长期战略优势,是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未来人才的主要增量。

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近年来,多所高校已开始搭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跨领域、跨专业交叉学科,原本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已开始向智能网联化转型,全国已有四所双一流高校新设智能车辆工程专业。

但上述这些举措的改革力度和速度还不够,仍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急迫需求。

北青报:这几年来,“卡脖子”技术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刘懿艳:是的。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核心关键“卡脖子”技术,如操作系统、芯片等,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也需要不断涌现一代又一代的高精尖技术领军人才,带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突破技术瓶颈,占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地。

汽车产业从工业2.0时代大步跨入工业4.0时代,行业形态从移动互联升级为产业互联,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从最初的应用软件场景开发,逐渐深探到底层操作系统、芯片等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对应人才需求的专业背景也从现有的以应用学科为主,逐步扩展到基础学科。

从现状来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基础学科人才数量少、底子薄弱,不利于行业往纵深和长期发展。

北青报:那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懿艳:我建议,加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及发展规划。同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学研”形成合力,夯实创新融合平台,丰富合作形式。

例如,完善“政府-高校-产业-金融”科研成果孵化生态链;促进产业人才与高校人才“双向流动”;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就跨学科、跨领域项目开展联合攻关;深入落实校企联合硕博研究生培养项目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另外,建议在相关高校加快开设智能车辆工程学院或专业,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健全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加大力度培养掌握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复合型人才,加快补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产生的人才缺口。

围绕芯片、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等智能网联汽车“卡脖子”技术,加强对高校相关基础学科建设的政策扶持和基础投入,设立专项激励,支持高校在数学、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汉语言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关键战略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李建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