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春晚明日亮相,让舞台“消失”,首创社交氛围感春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8 10:11

随着除夕的临近,各大卫视的春节晚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当各平台为“春节档期”摩拳擦掌,准备在“抢夺收视率”上大干一场之时,凭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亮眼表现,从一众省级电视台中脱颖而出的河南卫视,在官宣《卯足劲头弄春潮——2023 河南春节晚会》(以下简称“2023河南春晚”)定档之后,就以强势姿态,再次刷新观众对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的解读与追求。

即将于1月19日(腊月二十八)晚7:30播出的“2023河南春晚”,共计15个节目。届时,李玉刚、岳云鹏、王一博、大张伟、刘雨昕、林允、柳岩、小婉管乐等来自文化、影视、音乐、曲艺界的名人名家,将通过文化访谈、相声、小品、脱口秀类,喜剧音乐剧、杂剧类、戏曲等方式,以中国传统文化、黄河文化为文化内核,围绕春节喜庆、温暖、文化、合家欢的核心理念,展示新年文化的喜庆氛围,为全国观众奉上一道“新 奇 特”文化大餐。

自2021年《唐宫夜宴》成功“破圈”,河南卫视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新路径,成为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头部平台。不同于之前以舞蹈演出为特色的表达形式,今年的河南春晚将回归“舞台晚会”的创作范畴,演绎一个叙事结合的春节吉祥空间,创造性地打造沉浸式表演空间,让舞台“消失”,换以“平台”概念,整合观演关系。

如何用年轻化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这也是“2023河南春晚”主创团队最大的考量。“我们希望通过春晚让大家从美的享受中有思考,传播中国文化自信和力量。”在总导演陈雷看来,欢度春节是全球华人的传统习俗,而春晚则使春节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契机。“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盛大节日,中国的春节既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有和世界过节文化的共情点和过节的共性点。”

陈雷表示,“2023河南春晚”将以华夏文化之根为契机,通过AR等影视科技的包装,最终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节目。“让观众看起来更轻松、更放松、更亲近,让大家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就像跟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欢聚一堂,无话不说,有槽就吐,怎么放松怎么来。”这也是河南卫视在“首创社交氛围感春晚”方面的探索,“我们放弃了‘台上台下’的舞台格局,以更大更开阔的视角创作一个新的‘平台化’概念,全面走向和你(观众)在一起的‘春晚’最佳状态。”

荧屏前的观众可以看到演播厅观众席上,前后左右的每一桌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专家,更是气氛组,将整场大联欢浓缩成家庭式的聚会。“晚会将在演播厅内呈现360度舞美效果,并以吉祥为主题,打造具有浓浓春节氛围的吉祥文化空间,利用虚拟科技与现场置景打破传统空间概念,使用异形舞台设计方式将现场划分出不同区域,利于实际操作,又由空中的景观形成统一视觉效果。将科技赋能节目内容,让观众享受视觉奇观的同时,找到新的兴奋点。”

同时,在“2023河南春晚”中,每个节目尽可能地联系本地真实景观、风情、人物和情感:由新春星家人岳云鹏、贾乃亮,河南台主持人嘉宝、何文韬将以喜剧式情景开场。每一位主持人都将突破主持身份,用第二种身份,或歌剧演唱、或豫剧表演或管弦器乐演出的形式,在浓浓的过年氛围中,以喜剧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开场体验;儿童节目《年年有鱼》活化民俗的传统文化“年画娃娃”,用小孩可爱的演绎,带动过年的气氛,让过年更有味儿;刘雨昕演唱的歌曲《梦之光年》以中国传统艺术的绝技绝活和非遗物件为元素,融合流行舞,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和非遗传承历史,展现“中国发明”的智慧之美。

舞蹈《双生》中,演员王一博一人分饰两个角色,用一文一武两个形象,结合舞蹈、颜色碰撞、景别对口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万物化生的概念;还有融合中华传统神话及当代航空航天工程成功,讲述姐妹真情的语言节目《月宫好闺蜜》;通过跨时空的对话,感受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的音乐戏剧小品;以传统京剧《游龙戏凤》曲韵做梁,截取《新东京梦华录》原文,将嬉笑错位转化为温情对唱的戏歌《海棠花开》。

同时,AI舞蹈《祥瑞福远》、舞蹈《盘古开天》《凤舞九霄》、戏曲《一曲六百年》、歌曲《一个NICE》《星星与玫瑰》《豫见》、相声《岳唱越开心》等,也将用现代视觉技术把传统文化和时代潮流相结合,创新出新的文化节目形态,展现对东方美学的思考和精神传达。

“通过这几年的节目创作,我们制作团队在心态上虽不能说是渐入佳境,但也变得比较和谐,这种心态促使我们不断去思考、去探索、去搜集、去尝试各种模式的创新。但我们更多的精力,还是花在研究受众、感知受众、洞察受众上,希望能通过节目拉近我们与受众的距离,为大家制作出更多优质的节目。”陈雷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