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脱下鞋子看世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8 11:00
“我们看到的事物并不是它们本来的样子,而是我们自己的样子”——阿娜伊丝·宁

前些天听了一场关于博物馆的分享,老师提到如果不知道如何观看艺术作品,可以试着读一读《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这本书。

买来一翻,发现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关于艺术流派和艺术史的介绍,虽然身为艺术史学家,但作者没打算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它反倒是一本完全实用主义的书,教我们如何通过系统的练习,更有条理地观察艺术作品,从而提高自己收集信息、组织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我喜欢这本书,不是因为读完之后自己可以如同福尔摩斯附体,拥有神经质一般敏锐而精准的信息嗅觉。而是作者在阐述“观察”这件事情的同时,也把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有的盲视和偏见讲了个大概。

有个成语叫熟视无睹,说的是虽然经常看到,但却跟没看到一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我特别有,尤其是找东西的时候,明明眼皮底下的东西,翻来覆去就是找不到。

为什么要找的东西已经出现在了视线里,可我们却没有“看”到呢?

这是因为映入眼帘的东西太多,信息量太大了。就好像这个世界随时利用海量信息通过眼睛对我们的大脑进行 DDoS,如果每一帧信息的每一个像素点都灌进服务器(意识)里面,我们的意识就会过载,甚至宕机。

那我们的大脑如何应对呢?跟对抗 DDoS 时流量清洗的思路类似,我们会在大脑的信息输入前端利用快速分类自动过滤掉大部分无用的信息,只是挑选其中一小部分送入意识中去,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都有这样的“自动过滤器”,它不仅过滤眼睛看到的图像,也掌管着一切信息进入我们意识的通行规则——有的信息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有的则会被抛弃,甚至有的信息会被扭曲后再送入我们的意识中枢,都由它说了算。

编写这个自动过滤器程序的,除了进化赋予我们的本能之外,就是我们过往的经历和认知,它横亘在我们和这个客观世界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尽然看到世界,所以我们大可以把这个过滤器称作“偏见”。

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察?为什么有人认为的天经地义,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却是不可理喻?为什么会有争吵,为什么会有战争,或许偏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其实即便我们不去按照书中的方法训练自己,仅仅是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总是带有偏见的,也一样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沟通不畅和误会,也能在别人看不到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时,降低我们的不适感。

做人做事看世界,一定不要只是站在自己的鞋子里,要学会脱掉鞋子看世界,也要学会站在别人的鞋子里看自己。这涉及不仅要消减自己的偏见,也要能够理解他人的偏见。

文/邱岳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