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1年 国家京剧院再举办大规模拜师仪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1 15:50

时隔61年,国家京剧院再办大规模集体拜师仪式,以一场隆重的“百日集训”拜师活动,进一步挖掘剧院宝贵的艺术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拜师并未局限于演员,而是拓展到了乐队甚至录音领域,堪称一次里程碑式的拜师活动。

近些年,国家京剧院紧紧围绕“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强有力举措实施“人才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今年,剧院重点开展了“百日集训”专项活动和“小荷”人才培养计划等,旨在形成能挑大梁、敢于担当、敬业奉献的青年人才“国家队”。

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离不开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对艺术真谛的探寻与坚守,更离不开老艺术家对青年一代的倾囊相授。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表示,通过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打磨提升青年演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人才队伍的优秀代表,带动剧院整体艺术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的又一具体举措。人才是第一资源,戏曲艺术的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抢救性传承刻不容缓。此次集体拜师活动距离剧院上次举办大规模拜师已时隔61年,正是以实际行动赓续优良传统、致敬前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梯队建设,在脚踏实地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更要以长远计,多做打基础的事。

王勇

随后,刘习中、寇春华、李景德、李欣、卜栋根、马小曼、吴建平、赵琪、秦鹰老师,以及学生刘搏、王浩、南子康、吴泽宇、张雷、谢毅、张志勇、王好强、朱凌宇、蔡景超、王超、訾睿、赵辉辉、王曦、高欣依次上台,由学生向老师行拜师礼。孙明珠、杨赤两位老师因疫情防控原因未能到场。孙明珠大弟子、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张娟向徒弟高翠代读孙明珠亲笔信。杨赤则通过视频向徒弟杨威、张艳栋寄语,由其大弟子刘魁魁代其完成仪式。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活动现场,18名学生向各自的老师深情鞠躬,真情致敬。

在学生代表王好强看来,“剧院制定了’百日集训’工作方案,并对青年演职员悉心裁培、用心培养,这使我们对剧院发展、对个人事业都充满了信心。”他用三个词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感谢、感恩、感动。“我们所有弟子将以此次拜师活动为新起点,牢记师恩,下真功夫、练真本事,在排练场挥洒汗水、磨砺技艺,在舞台上展现国粹风采,并在剧院的带领下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强化内涵修养。”

老师代表寇春华表示:“作为热爱了一辈子京剧事业的老同志,我将把真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一代,学生们也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不仅学技艺,还要学创作人物的方式方法。”他同时送给青年演员十个字,“学明通精化,人情技美神”,“你们需要牢记,人物不能同,同则无个性;表演不能过,过则不含蓄;动作不能多,多则无主次;语言不能俗,俗则不典雅。艺术之路难免枯燥乏味,但你们必须每天坚持练功、夯实基础,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唯有辛勤付出和无畏坚守才能无愧于这份事业!”他更以华罗庚先生的诗“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老老实实干,痛下苦功夫,夸夸其谈者,荆棘满前途”与大家共勉。

寇春华

作为老艺术家代表,表演艺术家刘长瑜称这是自己从艺71年,到国家京剧院工作61年,首次亲历如此隆重、震撼的集体拜师仪式。“仪式过程中,我数次落泪,人才培养、拜师活动都是传承发扬京剧艺术的重要举措。正所谓,艺无止境、教学相长,拜师活动一定会达到双赢的效果。师父把多年的舞台实践感悟传授给徒弟,而徒弟也会如镜子一般令师父看到自身的不足。”

刘长瑜

据悉,国家京剧院开展的“百日集训”为6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0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量身打造了43场演出,同时推进研讨会、星光读书会等项目,演职员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了昂扬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接下来,剧院将进一步根据演职员特点,开展富含特色的业务工作,及时总结新编历史剧《纳土归宋》、移植改编京剧《五女拜寿》、复排剧目《三打祝家庄》《白毛女》等剧目的成功经验,稳步推进新创剧目《主角》《老阿姨》、复排剧目《燕燕》等,持续推进“名家传戏”“名师传艺”等工程,给演职员提供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