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院内制剂禁网售利于刹住炒药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7 15:52

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政策正在进一步完善。日前,国家药监局就《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将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两类药物纳入禁售清单。目前这两类药品均可通过网络购买,且不会核对处方。专家表示,此次禁止清单的出炉,将更好地规范网售处方药,促进合理用药。(11月7日《北京日报》)

当前,网上热炒医疗机构院内制剂的现象时有出现。比如有人脸上长了痘,便去社交平台上购买某医院的“祛痘神药”;有人受伤后留下后遗症,便去买医院自制的“国家运动员专用创伤乳膏”;有人患胃炎,便去买“医院研发的胃炎克星”,等等。其中不乏互联网大V宣传“明星医疗机构制剂”、“好用的医院自制药”等。“院内制剂”、“医院小药”等,时常成为网络热词。院内制剂还催生了异地代看病、代开药等业务。由于院内制剂往往以高出售价数倍的价格被倒卖,有些人为此赚得盆满钵满。

尤需强调的是,热炒院内制剂与近视焦虑相结合,社会危害性更不容低估。近几年被炒得最火的院内制剂,非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莫属。该药受到一些网络大V、部分眼科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等的大力推介,使之变成家长们眼中的“近视神药”,跟风抢药的家长不在少数。在一些地方,无论在实体医疗机构,还是在网上,都针对这种药出现抢购潮、炒药风。然而,就算这种药对于部分近视学生具有一定的延缓近视的作用,但它毕竟有适应症和禁忌症,且近视不可治愈已成普遍共识,神化一种适用范围较小且作用有限的院内制剂,将会让一些家长和孩子付出较大代价。

在法律层面,禁止院内制剂通过网络销售,是对打擦边球行为的有力回应。尽管《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六条明确,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凭医师处方在本单位使用。经相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但一些“药贩子”以代购只是跑腿、不是市场行为等为幌子,变相经由网络销售禁止院内。将禁止院内纳入网售药品的禁售清单,这个原本十分牵强的理由从此失去说服力,“药贩子”将不能再浑水摸鱼。

在技术层面,此举遵循了医疗技术的规律与特点。很多院内制剂独具特色,却不具备普适性,只要脱离了特定的环境,或者没有经历诊疗,就会具备诸多不确定的风险。禁止院内制剂网售,既是对技术底线的坚守,也利于院内制剂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是对患者和院内制剂的双重保护。

院内制剂不能任由消费者下单购买,更不能变成炒卖赚钱的工具。禁止走网售渠道,院内制剂才能恪守“院内”本分,并遵循先医后方、先方后药的用药过程,在合适的时间、用到合适的患者身上。

文/时本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为近视药去“神化”方能物适其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8
北青快评|对国内首个“近视神药”获批上市要保持理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2
国内首款“延缓儿童近视滴眼液”获批 眼科医生提醒不是人人都适用
扬子晚报 2024-03-12
北青快评|给医院自制药套上监管“笼头”正当其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8
无需挂号问诊就能买,医院自制药何以成代购网售“明星药”?
工人日报 2022-11-28
医院自制药何以成代购网售“明星药”?
工人日报 2022-11-28
半两财经|院内制剂等拟禁止网售 调查:仍有人打着“代购”旗号售卖这些“内部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8
药品网售禁止清单征求意见:院内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在列,有何影响
澎湃新闻 2022-1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