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尴尬的尿失禁
相信许多人对尿失禁有所耳闻,但其中的多数人可能对此只是一知半解,也可能会有人脱口而出:“尿失禁不就是漏尿嘛!”没错,尿失禁确实就出现我们常说的“漏尿”,但尿失禁所导致问题的严重性可能远远被低估了。
首先,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在女性中发病率更高,据统计我国30%以上成人女性存在尿失禁的问题,国外数据与之相似或更高,美国由此导致的医疗费用每年高达数百亿美元。由于文化理念、经济水平等因素,许多患者要么觉得尿失禁难以启齿,要么觉得尿失禁“不要命,不严重”,患者长期忍受痛苦,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此外,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出行、社交,甚至被称为“社交癌症”,许多患者因此不愿意出门,有的因此而紧张、焦虑、自卑,生活的尊严感、自由感、满意度荡然无存。所以,尿失禁是一种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疾病。
尿失禁的成因
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最高。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因咳嗽、喷嚏、用力等原因引起腹压增高时发生的不自主漏尿,许多患者一动即漏,包括起身、走、跑、跳等,导致患者不敢咳嗽、不敢抱小孩、不敢锻炼、不敢大笑……急迫性尿失禁是在尿急时发生的,混合性尿失禁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因复杂,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生育(尤其是阴道分娩难产、多产)、肥胖、盆腔器官脱垂以及种族和遗传因素等,此外,子宫切除术、吸烟、重体力劳动(如举重运动)、便秘、慢性咳嗽等可能也与之相关。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依据病史、排尿日记、尿失禁评分量表和体格检查进行诊断。一些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等也属必要。病情复杂者可完善超声、CT、造影、膀胱镜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训练、减肥、戒烟、改变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等。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或者拒绝保守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目前标准手术方式为中段尿道吊带术,有效率可达80%以上,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较短,术后1~2天即可出院。
聊过了压力性尿失禁,别忘了还有急迫性尿失禁,后者首选药物治疗,目前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托特罗定等M受体阻滞剂,其他治疗还包括肉毒毒素注射以及神经调控(经皮胫神经刺激、骶神经刺激)等治疗。
尿失禁不致命,却常常导致患者心烦意乱、欲哭无泪,用一句流行的网络语言描述就是“这是病,得治”,而且能治。全社会都应该对尿失禁加以重视,让尿失禁这一“社交癌症”得到良好的控制,提升患者的幸福感。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