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钢铁价格急跌缓解通胀预期 下半年“输入型通胀”风险仍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7-23 12:01

世界正遭受通胀的“袭击”。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除了日本、中国等少数国家,大部分经济体的通胀率都超过3%,而位于南亚的斯里兰卡和横跨亚欧的土耳其的通胀率更是高达54.6%和78.62%。

什么是推动通胀的动力?以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工业品,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去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也使得我国工业制造业面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上下游行业利润分化等问题。

不过,6月份情况发生改变:钢铁价格快速下跌,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也出现冲高回落。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国际大宗商品在今年3、4月份一度冲高,国际金融资本存在一定的过度投机炒作行为,扰乱了正常产销循环,对价格上涨产生了推波助澜作用,目前正是到了“高烧退热”的阶段。

受访专家表示,近期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国内保供稳价政策也在加快落实,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也有助于我国工业生产下半年的持续恢复。但尚不能放松警惕,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商品和金融属性,要双管齐下,既要加大落实保供稳价政策的力度,保障国内供给安全,也要做好金融市场监管和价格预警机制,确保市场预期稳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螺纹钢现货价格累计下跌818.4元/吨,尤其在6月份中下旬跌幅最为明显 新华社

能源如何保供稳价?

7月17日,国际货币组织(IMF)官员表示,由于经济前景恶化,IMF将在本月新一轮审议中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这将是IMF年内的第三次下调。

欧美经济体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也导致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方面出现担忧情绪,大宗商品价格自6月份就已开始出现下滑。国际原油价格从高位回落至100美元/桶附近,铝、镍、锌等多个商品价格创下阶段新低。

但在此之前,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已经上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明显地冲击了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输入性通胀对国内制造业影响比较大。一方面,国内大多数靠近下游的工业消费品竞争激烈,商品价格很难持续上涨,因此大宗原材料成本上涨只能在内部消化,不断挤压利润空间,继而出现经营困难。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价格难上涨,使得部分商品通过出口转向国际循环,上半年工业品出口交货值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背后,也有工业品单品出口价格上涨的因素。

魏琪嘉指出,相比CPI,我国PPI更容易承受输入性通胀压力。由于我国部分工业原材料的外采比例较高,而且近80%的工业企业位于中下游环节,使得很多行业企业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有所缺失,其国际价格的浮动也会随之给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输入性影响。但总体上,在国内重要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的影响下,供给恢复快于需求,因而工业品层面受到的冲击程度要弱于欧美经济体。

魏琪嘉进一步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客观上有利于缓解我国制造业中下游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改善经营效益状况,但是考虑到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仍在历史相对较高水平较大幅波动,对于企业稳定生产而言还有不确定性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回落”背后,与世界经济相对悲观的预期分不开。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全球制造业景气度都在出现下滑,海外市场“衰退交易”愈演愈烈,国际定价为主的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6月末伦敦金属交易所铜、铝、铅、锌的收盘价较5月末跌幅分别达12.8%、12.3%、11.9%、19.7%。受此影响,6月我国有色矿采选、有色冶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PPI环比也均有下跌。

但PPI的压力仍存。

钟正生强调,当前能源价格的高位运行仍然是PPI环比增长的主力支撑。一方面,石油化工产业链的价格传导仍在延续,中上游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化学纤维、化学原料制品、橡胶塑料制品等行业及下游的纺织业、纺织服装业PPI环比增速均有上行。另一方面,国内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国内复工复产推进之下,煤炭需求有所增加。海外“能源荒”下,6月国际动力煤价格进一步抬升,印尼动力煤指导价、欧洲ARA港动力煤均价相比5月分别上涨17.5%、12.0%。

“在全球范围出现能源供给短缺的背景下,国内压实各方面保供稳价责任,有力保障能源供应,也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和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这将帮助中国更少地暴露于全球系统性供应链风险之中。”魏琪嘉表示。

其中,能源保供是重中之重,上半年全国生产原煤21.9亿吨,同比增长11.0%。在2022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的计划部署下,目前多地都在加快产能释放。6月原煤日均产量已达到1264万吨,成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5种工业品中产量增幅最大的品种。与此同时,财政部、发改委也在6月末明确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浮动上限,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每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阶段性不再上调,同时还将对炼油企业实行阶段性价格补贴。

发改委也在6月份重点针对“稳价”措施展开系列行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全面开展落实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拉网式调查,严厉打击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也使得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弱于海外。

PPI增速有望温和回落

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分化。比如,钢铁、水泥等依靠内需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在6月份出现较快下行。以螺纹钢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螺纹钢现货价格累计下跌818.4元/吨,尤其在6月份中下旬跌幅最为明显,累计下跌518.2元/吨,创下近7个月价格新低。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也显示,截至6月底,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为4672元,较上月末下跌412元,环比跌幅为8.1%,年同比下跌14.0%。

但是,更多受到国际价格影响的大宗商品,走势则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许召元认为,后续的大宗商品价格分化会主要呈现两种态势,一种是石油、天然气以及与能源密切相关的铜铝等高耗能材料,将随能源价格波动而变化。如果下半年全球能源价格回落的话,对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就会明显减缓。另一种是新兴产业所需的稀有金属材料,短期内仍将在强需求下保持增长,比如新能源蓄电池所需的锂、钴价格还是会维持高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此前也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但我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从这个视角看,保持我国物价稳定,对于确保全年经济平稳运行、为助企纾困赢得宝贵时间、进一步拓宽政策发力空间都具有重要作用。”魏琪嘉表示,接下来应对输入型通胀,关键在于保持定力,持续推动各项保供稳价举措落细落实,同时强化政策储备,针对不同大宗进行分类施策,完善国内大宗商品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多措并举引导市场预期。

魏琪嘉则表示,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仍然较强,欧美短期内摆脱通胀难度较大,欧美经济体加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经济的良性回归。考虑到不同品种的供求基本面有明显差异,所以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分化,供求基本面偏紧的品种仍有反弹可能,供求关系明显缓解的可能延续价格下行走势。考虑到国内针对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工业品整体不会出现较大的供需缺口,因而预计下半年PPI增速将保持温和回落的态势。

针对此前出现的国际大宗商品金融化资本化炒作势头,魏琪嘉表示,宏观调控应充分重视并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化趋势,加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跟踪监测和预警,及时应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密切监测产能情况变化,做好信息公开和及时预警,确保产能利用率在合理区间运行。精准开展保供稳价,持续打击异常交易、哄抬物价、操控调控市场价格高价等行为。

许召元提醒,在当前需求偏弱的情况下,也要慎重对待同质化低水平生产能力的扩张,保持供需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工业品价格的大幅波动。

“过去中国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面临的是比较顺畅的环境,内需、外需扩张都很快,地方政府也在鼓励企业新建工厂,扩大生产能力。到了现在的阶段,虽然说外需短期内增长比较快,但是潜力有限,不容易恢复到之前水平,国内也进入到提质升级的新发展阶段,需要一段时间去进行结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调整生产能力,做好供需适配,企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采购、生产、扩大库存,要做好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准备。”许召元说。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