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元首角力中东虚多实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3 07:30

当地时间7月13日,以色列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美国总统拜登抵达后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右)打招呼

7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伊朗,并与伊朗总统莱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三方峰会。此前4天,美国总统拜登刚结束其首次中东行。美俄因为乌克兰危机而严重对峙,两国元首接踵而至,颇有在中东叫板对阵打擂台的表象。拜登中东三国行雷声大雨点小,普京中东一国行反而显得紧凑而高效。总体看,美俄元首角力中东都是一时之需和表面热闹,很难给各方带来实质性改变。

拜登和普京访问中东,均为临时起意,两人各自对此都很清楚,东道主们也洞若观火,注定不会有太多实打实的外交成果。也许舆论太不喜欢美国和拜登,讽刺他中东行的评论铺天盖地且一边倒,实在罕见。普京之行虽负评较少,收获其实也不比拜登强太多。说到底,实力决定外交的基本规律还在发挥作用,只是在孤立俄罗斯和博弈能源两个关键着力点上,美国似乎力不从心,俄罗斯则应对自如。

外界对拜登中东行普遍不抱太多期待,事实上,拜登也着实未从中东捞到太多筹码——没有与以色列领导人就伊核协议达成共识,没有与巴勒斯坦领导人就和平进程发表联合声明,没有与沙特领导人就大幅度增长原油形成默契,更没有与“GCC+3”框架下的阿拉伯9国谈妥任何政治、军事和经济战略合作,更别说外界担心的“中东版北约”“中东防空联盟”了。

此外,拜登此行的“价值观外交”堪称铩羽而归,蒙受空前失败,经历罕见“打脸”——当拜登“哪壶不开提哪壶”地就卡舒吉案对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兴师问罪时,早有准备的穆罕默德反唇相讥,严厉指斥美国各种人权不堪记录……2018年10月,特朗普不仅在沙特捞走1100多亿美元军火款和4000亿美元投资承诺,还在穆罕默德访美期间对其公开羞辱,称“没有美国支持,王储撑不过两周”。而今,沙特王储从两次拒接拜登电话到当面回怼,情势反转烈度之大令人吃惊。

再看普京中东行,各种抬举他而贬斥拜登的评论难免言过其实,拔高之意显而易见。这是普京在俄乌战事爆发后第二次出访,也是半年来他首次到斯拉夫圈外探亲访友,既表明他对自己掌控俄乌战事信心满满,也显示他可随意打破美欧封锁游走世界。当然,普京紧随拜登造访中东,也有向战略对手示威逞强的架势。

普京此行最大亮点,不是与伊朗达成本币贸易和400亿美元能源投资,而是重启有关叙利亚由战转和的“阿斯塔纳进程”,摆出继2015年出兵叙利亚后第二次“围魏救赵”——用中东杠杆撬动俄乌冲突。问题是,既然当年美国即无心在叙利亚乃至中东与俄罗斯一争高低,今天恐怕更无意将战略重心回调。一句话,如果当年俄罗斯某种程度缓解过与对手在乌克兰方向的冲突,并在中东寻求到反恐合作的抓手和空间,如今也不大可能“一招鲜吃遍天”。

一个基本现实是,拜登和普京的秀台大小有别:拜登访三国并召集9国元首举行美阿峰会,普京做客一国并与两国元首举行三边峰会。从更大视野和更深纵向看,尽管保持继续收缩态势,美国依然在中东保有远超其他大国的军事存在和外交影响力,俄罗斯难望其项背,只能形成局部优势和抗衡能力。

如果说美俄在中东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此番元首外交都是应景之作,并不代表中东的位置和分量已在两国大棋盘上复归黄金时代的中心坐标,不代表两国会将焦点从其他更重要、更有全局意义的博弈方向回调。几年前,俄罗斯大动干戈并改写叙利亚战局方向和结果,笔者曾形容中东出现局部和阶段性的“俄进美退、俄强美弱”态势,如今这一大势基本不变,只是双方都抽兵减灶,中东将被进一步边缘化。

至于美俄的中东伙伴们,也在尝试走出大国长期遮蔽的阴影而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平等对话。沙特向以色列开放天空,但在媾和路上小步慢走,满足美国部分诉求但在关键处毫不留情;伊朗不仅密切与俄罗斯的能源和金融合作,甚至可能反向对俄输出无人机;土耳其不仅在俄乌冲突中左右通吃,还继续在中东与俄美玩高跷,埃尔多安在德黑兰会见普京时让其立等一分钟,更体现平视普京的霸气,也反呈普京有求于人的无奈。

拜登和普京在中东卷起外交高潮,但是,这两波高潮更像中东沙漠里的旋风转瞬即逝,既不会给美俄战略和外交带来结构性变化,也不会根本影响正在多领域和多层次进行的俄乌战事,更不会改变调适中的中东关系框架,以及地区诸大国越来越圆熟的平衡外交与和解大势。

随着美国中期选举迫近,且拜登政府在欧洲和印太双向发力,以及变相弱化对俄制裁,中东的作用将因为油价回落而再次“贬值”。至于俄罗斯,抓住目前对其不是太不利的态势而聚焦乌克兰战事纾困降压是当务之急,更无多余精力和资源投放中东。

文/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