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患癌人群往往有这4大特点,你中招了吗?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2022-07-10 09:30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示,在中国,每分钟有超过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有超过5个人因癌离世。

由于癌症数据统计通常会延迟3到5年,这份记录是我国当下最新也最具代表性的一份癌症报告。

在癌症的选择体系里,从儿童到老人,它从来没有年龄“歧视”;而它对人群的偏好上,却有几个相同的“体质”特点。

不良生活习惯

01

吸烟

吸烟是公认的一类致癌因素,而且与吸烟开始的年龄、吸烟年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密切相关。与吸烟相关的癌症非常多,如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盂癌及前列腺癌等。

“二手烟”“三手烟”同样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严重威胁人们,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健康。

02

饮酒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均明确提出,饮酒可导致口腔、食管、结肠、直肠、肝和肝内胆管、喉及女性乳房等部位发生癌症,其风险与饮酒量直接相关。

03

常吃泡菜、腊肉等腌熏制品

这类食品中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它可和胃内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增加胃癌风险。

04

吃太烫

滚烫的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

05

共筷、共餐

早在194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引起胃癌的一类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生存,可通过食物和餐具传播。如果一家人共用碗筷,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06

过度存储食物

日常食用的谷物和粮食,比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在生长和储存期都可能霉变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从而导致肝癌发生。所以发霉食物一定要及时扔掉。

缺“职业癌”防护意识

“职业癌”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而罹患某些特定肿瘤,常见的职业肿瘤包括:

长期接触石棉、氯甲醚、双氯甲醚、焦炉逸散物、毛沸石及六价铬化合物等引起的肺癌;

长期接触联苯胺、β-萘胺引起的膀胱癌;

长期接触苯引起的白血病;

长期接触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引起的皮肤癌;

长期接触氯乙烯引起肝血管肉瘤;

长期接触砷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癌。

职业暴露在工作环节中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合理的工作人员轮岗以及严格的健康体检、早癌筛查等方式加以防控,尽可能做到预防及早期发现和诊治。

未正确认识“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并不等于“癌”,它是一种病理学诊断,在疾病的发展中呈双向状态,可恶变为癌症,也可通过正确的防治后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当体检发现这些癌前病变时,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咨询,并进行及时规范诊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腺瘤性肠息肉→肠癌

黏膜白斑→癌症

肝硬化→肝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交界痣→黑色素瘤

不重视家族遗传史

癌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的范畴,但癌症确实存在家族遗传聚集现象,常表现为发病年龄早、家族聚集性、侵袭性强及预后差等特点。常见具有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如下:

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

遗传性胃癌

遗传性结直肠癌

遗传性肾癌

遗传性甲状腺癌

遗传性前列腺癌

如果具有上述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建议患者亲属至专科门诊进行癌症风险评估及基因检测,以最大程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